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推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8月19日至22日,中山市邀请北京大学39名师生走进中山,开展为期四天的实践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深度体验、交流互动等形式,学子们从伟人足迹到基层一线,从科技前沿到大国工程,沉浸式感受中山发展动脉,在行走中了解国情政情,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交流中凝聚青春力量。
追寻伟人足迹 汲取精神力量
实践活动首站,学子们来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起点,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和民主革命的光辉思想。随后,学子们参观了杨殷故居,在这里见证了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足迹,承载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学子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革命情怀和使命担当。
深入基层一线 感受发展变迁
在板芙里溪党员教育基地,学子们了解了里溪从成立抗日武装到率先推行“联产到劳”等奋斗故事,直观感受了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治理模式的迭代升级与农村发展的质变,深刻理解了“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的实践意义。基地创新的党员教育模式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让学子们对新时代党建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走进科创前沿 体验创新力量
在中山科学家小镇,学子们走进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科研一线,深入了解了超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和低温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学子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在明阳智慧能源产业园,学子们深入企业研发和技术展示中心,近距离观察了风电、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进程与产业化成果。作为国家级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产业园在推动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深化校地合作 助力人才汇聚
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与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正式签订了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合作协议。这一合作协议的签署,是积极落实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通过与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思政实践合作机制,创新性地将人才引进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为优秀青年人才了解中山、选择中山搭建了重要平台。
在中山纪念中学和中山市第一中学,北大学子们与当地优秀中学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在思政实践教学环节,大家分享学习经验与成长感悟,在思想碰撞中共同进步。这种跨学段的交流,不仅拓宽了北大学子的视野,也为中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感受城市魅力 坚定初心使命
活动期间,学子们还观看了中山城市人才宣传片,全面了解了中山的历史人文、产业布局、科技创新与发展规划。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中山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给北大学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活动期间还安排了与北大毕业在中山工作学长的交流环节,学长们结合自身在中山的工作经历和成长感悟,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在基层岗位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故事,传递了扎根地方、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他们的成长经历充分体现了“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积极成效,为有志于投身大湾区建设的学子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
深化思政教育 培育时代新才
此次实践活动,是中山市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也是中山市创新人才工作模式、服务“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学子们不仅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教育,更对国家发展成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投身国家建设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此次中山之行让他们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美好前景,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展望未来合作 共育栋梁之才
此次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还推动了高校与中山校地资源的深度融合。活动的成功经验将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有益借鉴,也为深化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服务“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探索了新的路径。未来,双方将以思政实践基地为纽带,持续开展多元化、常态化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更多优秀青年学子提供了解国情、服务地方的机会,助力他们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斗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 何淼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