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电子竞技(以下简称“电竞”)为我国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电竞成为表演项目;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电竞作为正式项目出现在国际体育竞技舞台;2027年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的举办,即将书写“电竞入奥”的历史性里程碑。
如今,电竞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体育项目,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专业的赛事体系。热度不断上涨的同时,也引发不少群众的疑问:电竞和打游戏究竟有何不同?通过与中山电竞协会会长邓志雄的交谈,记者对于电竞及其在中山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竞等于打游戏?NO!
“电子竞技当然不等于打游戏,二者在目的、技巧、社交、观赏性、规则和组织以及体育属性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区别。电子竞技是一种更为专业、竞争性和组织化的活动,而打游戏则更多地注重娱乐和消遣”。访谈中,邓志雄向记者指出了二者的分别。
具体来讲,从目的和竞争性质上看,电子竞技是一种竞技性质的游戏活动,玩家参与其中是为了竞争和获得胜利,通常会进行专业训练和参加比赛,以此来获得社会认可和奖励;从技巧和策略上看,电子竞技更注重团队合作、战术策略和专业技能,玩家需要在限定的规则和条件下与其他选手竞争;从观赏性和产业化上看,电子竞技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吸引大量的观众和赞助商,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包括专业战队、比赛赛事、直播平台等。

作为体育竞赛项目,电子竞技同样具备了对抗性的本质特征。这也意味着,一切荣誉和掌声需要血汗的灌注。“在某些电竞项目里,一位选手在一秒钟的时间内,可能同时需要按6至10个按键。一位电竞世界冠军的日常练习里,一个按键,他每天可能会按5000到10000次。其实这种训练的强度不会比篮球或者其他体育项目要小,所以说,我们不能小看电子竞技。”邓志雄谈道。
电竞从娃娃抓起?模拟飞行助梦冲天
和其他大多数体育竞技项目一样,电子竞技也讲求“从娃娃抓起”。作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生动缩影,2021年,“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被教育部列入《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的竞赛活动》,模拟飞行项目首次进入“白名单”,成为青少年、家校瞩目的对象,电竞以不同于往日的形象进入公众的视野。

2022年,中山市杨仙逸小学与电子竞技协会达成合作,开展电子竞技“模拟飞行”竞赛兴趣培训班。今年,是邓志雄作为杨仙逸小学模拟飞行培训班导师的第4年。邓志雄告诉记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山的模拟飞行水平已经在全省前三的位置,仅落后于广州和深圳。在培训中坚持下去的孩子,基本都能在每年一次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举办的国家级比赛中取得可观的成绩。

“在模拟飞行中,孩子们通过操控飞机、了解飞行原理、体验飞行姿态控制等,可以迅速提高动手动脑的协调能力,并锻炼快速应变的能力;同时,模拟飞行还激发孩子们对航空航天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这些都是课本里学不到的。”邓志雄讲到模拟飞行项目给孩子们带来的积极影响。不过,邓志雄也提醒,在玩电竞的时候要注意用眼卫生,爱护自己的眼睛,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平衡好日常训练和学习的关系。

中山电竞,未来可期
“中山有非常深厚的电竞底蕴。中山是著名侨乡,从改革开放起便有很多华侨、港澳台胞回来投资探亲,也把外面很多电子游戏设备带回中山来,比如任天堂红白机、SFC超任、PS1等是70、80后这辈人最重要的回忆之一,可以说,那个年代许多男孩子都有因为它们而吃上‘藤条焖猪肉’的快乐童年。”邓志雄回忆道。正是由于中山比起国内许多地方更早接触到电子竞技,在中山,电竞有着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前,中山各个镇街都发展出了自己的电竞特色项目,如CS Beta 1.0的高手大多在小榄,帝国时代1的高手大多在石岐老区,街霸2的高手大多在三乡镇上,拳皇系列的高手则遍布各个镇街。邓志雄向记者介绍,这样富有多样性的电竞群众基础,是中山发展电竞的最大优势。
邓志雄表示,近年来,中山电竞有强劲的发展势头,未来可期。一方面,中山成为全国首个进入小学进行电竞知识指导的城市,青训工作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另一方面,中山明确了电竞行业相关规范,包括裁判、选手、教练员、场馆都确立了相关指导文件。截至2025年,中山有国家一级裁判1名,二级裁判3名,三级若干名,具备全国大型赛事的裁判标准。近年来,每年都有3场以上的市级赛事在中山举办,2024年省赛也落地于此。此外,中山还是最早一批建立电竞边缘云机房的城市。
在邓志雄看来,中山电竞蓄势待发,同样“嗷嗷待哺”。“中山需要更多、更多样性的电竞赛事,期待政府能够出台更多有利于电竞行业的发展政策,期待社会大众给予更多的认可,期待企业能够引进电竞顶级、甲级职业俱乐部进入中山,期待主流电竞项目能够加入中山元素。”访谈最后,邓志雄向记者分享了他对中山电竞未来发展的期待。
【出品】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统筹】杨骐玮
【编导】记者 罗杨鸿
【采写】见习记者 方馨娉
【摄制】易承乐
【设计】陈思理
编辑 甘颖 二审 廖薇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