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0 日,古镇镇举行海洲村螺沙旧工业区改造动员仪式。镇领导班子成员悉数到场,为参与 “工改” 攻坚的干部职工加油鼓劲,并为 “海洲村螺沙旧工业区改造临时支部委员会” 和 “海洲村螺沙旧工业区前线指挥部办公室” 揭牌 ,标志着古镇镇 “工改” 攻坚战正式打响。据悉,海洲村螺沙旧工业区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约 1105 亩,将进行连片升级改造,规划建设古镇镇低碳环保产业园。

现场:全力为海洲发展拓展空间
当日的动员仪式简洁而热烈。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身着 “古镇工改” 的红色马甲,仪式台上方悬挂着 “一旦出发,必须到达” 的横幅,彰显出坚定的决心。镇领导在动员讲话中强调,镇村两级要以 “华山一条路” 的果敢和勇气,将海洲村螺沙旧工业区连片改造作为破解土地资源与发展需求矛盾的关键举措。从优化规划布局入手,以空间腾退为突破口,全力攻克土地瓶颈问题,为海洲村和古镇镇的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助力产业向更大规模、更强实力、更优品质迈进。

海洲村党委书记带领海洲村 “两委” 及全体中层干部诵读海洲村螺沙旧工业区改造宣誓书,展现出作为全镇 “工改” 排头兵的坚定信念和对螺沙旧工业区改造的强大决心。随后,镇领导为工改专班授予 “中山市古镇镇低效工业园改造联合执法队” 旗帜,激励大家积极推进改造工作。

为确保螺沙旧工业区 “工改” 工作顺利推进,镇政府成立了 6 个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深入相关企业和住户,担当起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企业服务员的角色,用心用情践行群众路线,争取群众的支持与理解,致力于将海洲村螺沙旧工业区改造项目打造成镇村合作、互利共赢的 “工改” 典范。
拓路:“第一拆” 拆出信心
海洲螺沙旧工业片区与佛山顺德均安镇隔水相望,东侧紧邻中山小榄镇,区位条件得天独厚,整体占地面积约 1105 亩。据介绍,该片区多数建筑形态不佳,产业层次较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同时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时间回溯到 2024 年 3 月 1 日,在古镇海洲螺沙工业区,随着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一处低效工业用地拉开了旧厂房清拆的序幕。被清拆的 “工改” 地块面积约 161 亩,总投资约 4 亿元,分三期开发。通过升级改造,这里将建成高标准产业园区,重点引进智慧灯杆,以及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产业。这也是古镇实施 “工改” 以来,单体面积最大的地块之一,被誉为 “古镇第一拆”。以此为契机,海洲村乘胜追击,启动了两个 “工改” 新项目,方案随后获得全体村民表决通过。这为此次连片千亩 “工改” 攻坚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创新:多项优惠举措助力 “工改”
动员会现场,古镇镇发布了《关于支持螺沙旧工业区改造的通告》。通告显示,古镇镇将集中资源和人力,积极引入和培育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项目,全力把螺沙旧工业区打造为低碳环保产业园。
古镇镇创新举措,鼓励和支持螺沙旧工业区的企业自主改造升级,重点发展照明产品、智慧灯杆、五金配件及其表面处理、新能源产品制造、能源类资源回收及拆解等产业;对于镇属和村集体权属用地开展 “工改” 的,改造后的年税收不低于每亩 15 万元,其他主体权属用地开展 “工改” 的,按照实际经营情况依法纳税即可;原已签订 “工改” 监管合同的,可按原合同执行,支持企业不停产改造;支持海洲村采取 “一事一议” 的方式,与原租户充分友好协商,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积极参与 “工改” 的,可在租金、租期、租赁面积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零散用地通过单一主体归宗的方式进行整合改造,支持 5 亩以下的相邻地块统一规划、报建和管理,提高地块使用效率。
据了解,过去三年,古镇已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 1618 亩,推动村集体办证超 400 亩,超过 80 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正在建设中。未来,古镇将继续在 “工改” 之路上稳步前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