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正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主战场”的镇街,正在你追我赶中补短板、锻造美丽乡村的“潜力板”。2023年底,记者打卡乡村,感受这些各具特色的“潜力板”如何被激活,并用镜头定格下它们当下风貌,期待它们未来更大的变化。
一纸书香味,温润一座城。
中山,古称香山。近两年来,香山书房的建设全面铺开。截至目前,中山共有106家香山书房,它们闪烁着新型文化空间的点点光芒,记录和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这些香山书房,可能在街边、在公园、在社区、在商场——阅读空间不大,想象空间却很大。“政府主导、共建共享”,一场景一主题,一书房一特色,不同主题的书房,也吸引了不同的阅读人群。
为丰富内涵,各家香山书房各显神通——中山纪念图书馆打造了“香山书房之约”阅读品牌,推出了“乐享阅读”音乐读书会、“名家面对面”分享会、“亲子绘本剧场”三大品牌系列活动,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公共阅读服务;火炬开发区博凯社区香山书房依托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平台亿万音频内容库,打造温馨的“有声图书馆”;中山非遗香山书房依托非遗资源,举办中秋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展示等活动……
作为融文化、艺术、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香山书房也成为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载体,与古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结合起来,与群众议事、便民服务结合起来,打造多功能文化服务阵地。未来,中山将秉承“中山乡村振兴看文化”理念,大力推进香山书房进乡村、进社区、进公园,带动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打造名副其实的“爱阅之城”。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打开了人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在这里阅读、享受亲子时光、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于润物细无声中,让文化生活愈发有滋味、丰富多彩。我们是书房的主人,更是建设“书香中山”的参与者、获益者。
▲2023年1月18日,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开馆。(摄影:文智诚)
▲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环境优雅。(摄影:余兆宇)
▲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摄影:余兆宇)
▲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书香沁入园林。(摄影:余兆宇)
▲香山文化主题沙龙活动在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举行。(摄影:余兆宇)
▲位于市文化馆的香山书房是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书房。(摄影:缪晓剑)
▲被农田包围的板芙里溪香山书房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摄影:缪晓剑)
▲里溪香山书房是村民、游客充电学习的好去处。(摄影:缪晓剑)
▲西区街道荔景苑香山书房成了附近群众和外地游客的“打卡胜地”。(摄影:易承乐)
▲市民在香山书房里刷读者证快速完成借书程序。(摄影:易承乐)
▲金钟水库香山书房依水而建。(摄影:易承乐)
▲南区街道沙涌村香山书房古色古香。(摄影:余兆宇)
▲中山日报社《美周》融媒工作室第二次集体采风活动在三乡镇雍陌村郑公祠香山书房拍摄。(摄影:明剑)
▲“阅读辞旧年 香山飘书香”香山书房沉浸式阅读体验活动在西区街道ART文创园举行。图为萨克斯演奏。(摄影:文波)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