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和小榄镇党委政府共同打造的“我为法官当助理”村官解纷素能提升项目正式启动。首批小榄镇10名村官进驻法院,在接下来为期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将跟班法官挂职助理,学习纠纷化解,提高调解能力。
启动仪式上,第二人民法院院长罗嘉浩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指示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把“枫桥经验”坚持发展好,广东省委、中山市委也多次对坚持和发展好“枫桥经验”做出部署。罗嘉浩强调,法院担负着指导人民调解的重要职责,村居是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的最前端,村官是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的主要力量,直接影响“枫桥经验”的落实。“我们要发扬敢为人先、实干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法院、镇街、村居的双向互动和资源整合,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索总结出基层治理的中山经验小榄模式。”
小榄镇副镇长李彪表示,希望村官们珍惜机会、提升本领,通过这次项目实践,搭建起社区和法院、镇政府和法院沟通的桥梁,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贡献力量。
随后,法院立案庭庭长黄毅华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跟班村官代表进行了发言,表示将不负期望、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和矛盾纠纷调解能力,更好服务社区群众。启动仪式后,由政治部及综合办公室为新任“法官助理”开展岗前培训,让他们熟悉法院工作氛围,为投身新的工作岗位做准备。
据悉,“我为法官当助理”村官解纷素能提升项目是法院拓展司法院职能、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次尝试,也是法院和小榄镇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一次探索。10位村官将分配到立案庭、民一庭、民二庭、执行局四个部门担任法官助理,在做好当事人联系对接、笔录制作、系统处理等事务性工作的同时,重点参与案件的调解,并在此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纠纷调解能力。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张倩 通讯员顾丽娟 徐艳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