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城建集团今年吸引164名人才追梦丨百万英才汇南粤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江慎诺 发布:2025-08-18

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在时代发展的滚滚车轮中,凭借着“敢试敢闯”的精气神闯出属于自己发展的路子——向“实”发力,向“新”求质。一座发展前景广阔的城市,也必然是人才近悦远来的城市。依托全省铺开的“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中山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人才奔赴而来。光是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建集团”),今年就成功新招引人才164名。

164名人才奔赴而来

“截至7月,今年集团已录用164名新员工,其中社招154人,校招10人,持有中、高级职称及国家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专业技能人才有近60人。单是今年3月参加的全省春季大型招聘会,集团拿出的4个岗位就收获了170份简历,这充分反映了中山的吸引力、集团的品牌力。”城建集团董事长陈武兵表示,今年新招引的员工与该集团战略发展需求的精准咬合,近90%的力量精准配置至民生服务一线,将有力推动集团重大项目、物业服务、公交运营等业务发展。

6月入职中山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市政分院综合业务所的设计人员袁立斌,以及7月入职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南部公共汽车分公司坦洲车队的业务员张晋杰,就是这众多人才中的两位。

见到袁立斌时,他站在同事的电脑前,指着屏幕上的设计图,和对方探讨马山幼儿园门前的道路规划设计,细致分析如何优化人行道宽度以兼顾家长接送时的通行效率与孩童安全。

袁立斌(右)与同事在进行工作交流。 记者 黄艺杰 摄

袁立斌是中山人,此前在省内其他城市工作,“我一直都想回来工作,离家人近一点。恰好今年全省有个‘百万英才汇南粤’,各地都在放岗位、引人才,我就发现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在招设计员,和我的专业很对口,就投了简历。”他坦言,自己是从其他规划设计院跳槽而来,看中的就是中山市规划设计院是中山本土唯一的国有综合性设计研究机构,自己能够继续发挥专业所长。

袁立斌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 黄艺杰 摄

袁立斌从事路桥规划设计已有10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中山本地人优势,让他迅速上手参与中山的路网建设。“一入职,院里就给我分配了好几个重要项目,像光明西路延长线道路设计等,需要跟进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的整个流程,现在每天都很忙。”他表示,未来几年,他将在中山市规划设计院深耕,努力做出更多优质项目,同时也会借助中山对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中山经常有各类行业交流峰会和技能培训项目,我计划多去参与,拓宽行业视野。”

另一边,张晋杰也在电脑前忙碌着。采访当周,他轮转到快速公交车队学习,协助开展快速公交调度。他是华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2025届本科毕业生,应聘入职岗位是车队的运调员,日常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制定和动态调整公交运营计划,监控车辆运行状态以保障准点与效率,同时处理突发情况、协调内外资源,并反馈数据以优化服务。“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我所学的交通运输专业知识高度契合。”张晋杰说。

张晋杰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 黄艺杰 摄

张晋杰是在今年全省春季大型招聘会上了解到的城建集团,投递简历后约一个月就收到了录用通知。面试期间,城建集团对他的专业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核,还主动详细介绍了集团的发展战略、业务布局及中山的概况等,“这种注重双向沟通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他坦言,自己同样看中中山的发展潜力,“深中通道开通,为中山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入职以来,他已经在中山公交集团的安全管理中心、香山畅行等多个部门轮岗学习,集团也为他搭建了专业技能培训等多元化能力提升通道。在他看来,这样的入职培训不仅帮助他更全面掌握公司业务,了解各工作环节和流程,还能为他将来运调车辆对接上下游打下基础。

全力推动人才成长发展

今年以来,城建集团采用“双轨融合、精准覆盖”的引才模式,通过线下精准对接与线上全域拓展相结合,确保人才招引工作高效推进。陈武兵介绍,“在线下,集团先后参与9场省、市招聘活动,其中包括跟随市委组织部和中山人社部门前往广州、北京、澳门、香港等地引才,每一场都成效不错。在线上,我们利用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广东省人才市场等省级以上官方平台和清华、北大等10大高校就业平台,以及智联招聘等头部市场化平台和城建集团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扩大招聘信息覆盖面,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陈武兵介绍,城建集团将人才成长视为战略工程,构建了“制度保障+平台赋能+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确保新入职人才快速融入、持续成长,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城建集团新入职员工都会接受系统的入职培训,涵盖企业文化、安全规范与业务流程等,各部门还实行“老带新”导师制度,3个月内完成核心业务带教。

张晋杰(右)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记者 黄艺杰 摄

城建集团在2022年便启动了“鸿鹄计划”,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发展体系,覆盖人才成长的整个周期。“即便是普通员工,也有机会成长为专业核心骨干和管理人员。”陈武兵说,针对青年员工,城建集团特别设立“起飞训练营”,通过理论辅导、企业参访、实战研讨等方式,加速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同时推行“双通道”晋升机制,打破职业天花板,优秀人才最快3年可晋升至中层管理岗位。借助“揭榜挂帅”、重大项目攻坚、轮岗交流等方式,城建集团让年轻人才充分在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不同岗位接受锻炼,实现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城建集团创新价值导向的激励机制,对于激发人才潜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陈武兵介绍,城建集团建立了以贡献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让绩效奖金向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倾斜,并通过推行“揭榜挂帅”项目制和工资总额增量激励机制,对员工突破性成果给予专项奖励,以更大力度和更灵活方式激励人才价值创造,共同打造价值共创的成长生态。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