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5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七届中山书展在中山博览中心主会场开幕。中山本土古旧书店书之墟展位内,古旧书籍琳琅满目,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不少读者认真地翻看旧书,享受淘书的快乐。

店长吴梓弘向记者介绍道,书之墟以“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获取新知识”为主题,今年是第三次参加中山书展。今年该展区的展位面积增加了100多平方米,还精心准备了近两万册得古旧图书、绝版书和特价图书,同时还特别推出了古籍旧物展,展出店内珍藏的线装古籍,如《朝阳县志》《香山县乡土志》,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经典革命小说,如《风雷》《东方》《青春之歌》等。
吴梓弘表示,根据前两年的参展经验,部分50岁以上的读者对绝版书籍和年代久远的书籍情有独钟,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不再版的书,总能吸引读者的目光。书展首日,许多书籍爱好者纷纷前来选购,因为不少书籍是孤本,一旦错过便再难寻觅。

来自中山市华侨中学的高二学生欧同学对文学作品感兴趣,希望能淘到《百年孤独》的旧版书和郭沫若的《女神》。她表示,自己每年都会参加中山书展,从2023年开始收集书展印章。当天一早,她迫不及待地来到现场集章打卡。“刚才集齐了9个印章,感到很开心。”
众多读者中,88岁的黄海根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来自横栏镇,当天上午在女儿黄荔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中山书展现场。他向工作人员递上一张写有书名的纸条,询问是否有售。

黄老告诉记者,他经常关注中山本地的新闻,从第一届中山书展起,他就养成了每年逛书展的习惯,17年来从未间断。他深有感触地说:“阅读是获得知识、开启智慧、修养道德、活跃思想、启发心智的最好途径,书展引导我们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读者是新华通讯社原珠海特区支社社长张愈升。他当天特意从珠海赶来,在书之墟展区细心挑选着心仪的书籍。他表示,退休后,他偏爱阅读充满年代感的书籍,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平时每周都会到广州、深圳淘旧书。他举着手上的旧书说:“摸着这些旧书,就像见着老朋友一样,感觉特别亲切。”在他看来,中山书展活动丰富多彩,参与的出版机构也越来越多,像书之墟这样的二手书摊尤为难得。时至中午11点多,他已经收获颇丰,《形象与典型》《爱是不能忘记的》《曹雪芹访谈录》《诗情与诗论》等佳作均被他收入囊中。他满面笑容地说:“淘到心仪的书,真是件令人惬意的事。”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