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清理垃圾近300车次,中山城管铁军驰援南头织密蚊媒疫情防控网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柯颂 通讯员 冯燕敏 发布:2025-08-03

8月3日清晨,南头镇将军社区,中山市城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环卫工人姚国明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水,目光望向清理得干干净净的河岸——10天前,这里还是一座堆积如山的垃圾场,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如今垃圾已不见踪影;裸露的泥地上新撒了灭蚊药粉,散发着淡淡的药味。“终于能让居民安心开窗通风了。”他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7月25日至8月3日,在这场与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展开的“十日攻坚战”中,市城管和执法局的铁军,在南头镇将军、穗西等社区精心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控网,为居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市城管和执法局组织环卫力量支援南头镇将军社区开展爱国卫生环境整治。通讯员供图

为社区营造清爽整洁的环境

 “垃圾不清除,蚊虫就不会停止滋生。”市城管和执法局四级调研员何国胜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日的清运数据。这10天里,他始终坚守在南头一线,像一位严谨的指挥官,统筹着各项工作的推进;市城管和执法局环卫中心副主任刘胜则扎根将军社区,负责具体的统筹调度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

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派出398人次环卫人员、111台环卫车辆,从卫生黑点运出的垃圾多达299车次。此外,还有13名园林工人带着割草机、高枝锯,将疫点周边的杂灌修剪得整整齐齐,为社区营造了一个清爽整洁的环境。

工作人员清理杂草。通讯员提供

中山投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赵有士的调度本上,详细记录着攻坚的强度。最多的一天,他们出动了120人、30辆车;最少的时候,也保持20人、5车在岗,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奉献

环卫工人韩国岭回忆说:“刚到那天,河边两侧堆着半人高的垃圾,烂菜叶、废纸箱混着淤泥,太阳一晒,那气味能呛得人睁不开眼。”他和同事们戴着两层口罩,徒手把垃圾往车上搬,胶手套磨破了3双。“现在再看河岸,干净的石板路能映出树影,我掏出手机拍了张照,觉得这一切都值了。”韩国岭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工作人员背着40斤重的烟雾机在巷子里穿行。高温下,器械背带在他们肩头勒出红痕。“有人中暑了,喝瓶藿香正气水继续上。”现场负责人高昊尊说,10天里他们扑杀了上百处蚊蝇孳生地,“居民说‘现在开窗不怕蚊子咬了’,这话比啥都强,让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8月1日接到紧急任务的郑泽凯,带着割草机在绿地里连续作业两天。“绿地里的枯枝败叶是蚊虫藏身地,必须清干净。”他的手臂被草叶划了几道血痕,汗水蛰得生疼。“但看到清理后的绿地露出黄土,心里特别踏实,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了意义。”

环境改善凝聚抗疫合力

10天攻坚,看得见的变化在南头镇蔓延开来:曾经的卫生黑点变成了整洁的空地,河岸边的垃圾山化作干净的步道,杂灌丛生的绿地变得疏朗通透。园林中心副主任杨清建盘点着成果:9场次支援,74人次志愿者参与,32台班烟雾机、16台班车辆投入使用……“环境清爽了,蚊虫没了藏身地,这就是我们给疫情防控的‘底气’,也是我们对居民的承诺。”

刘胜感慨道:“随着社区宣传的推进,以及其他房屋杂物清理后洁净效果的显现,绝大多数居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有居民主动清理自家内院杂物,按规范集中投放到垃圾收集点,不再随意丢弃在沿河或路边。这不仅省去了我们挨家挨户清理的麻烦,更大幅提升了清理效率和内街内巷的环境卫生质量,让整个社区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他表示,此次市城管和执法局组织环卫力量支援南头镇将军社区开展爱国卫生环境整治,只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部分,关键在于体现政府为民服务的努力与初心。“唯有共同营造干净舒适的宜居环境,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十日鏖战,中山城管铁军以汗水涤荡污浊,用坚守筑牢防线。在这场与蚊媒疫情的较量中,他们不仅清理了垃圾与蚊虫,更播撒下同心抗疫的信心。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