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园通讯站在“报校联动”协同育人的枢纽作用,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和新闻媒介素养,5月23日上午,《香山少年报》负责人走进校园通讯站共建学校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以下简称“竹苑小学”),带来了一场精彩充实的公益讲座。活动以“点燃创作热情,点亮发表梦想”为主题,设置现场教学主会场,同时依托校园网络直播平台,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实时同步转播。

讲座伊始,《香山少年报》负责人为同学们细致介绍了《香山少年报》的办报情况、版面特色、栏目定位和日常实践活动内容。她表示,《香山少年报》及校园通讯站平台旨在帮助同学们培养学习能力和新闻素养,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新闻基本常识及判断新闻价值,理解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重要性;通过外出采风实践和观察练习,提高对周围环境和事件的敏感度,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模仿和创作新闻稿,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语言风格,提升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她鼓励同学们积极写作,踊跃投稿,用如炬慧眼捕捉校园中的“新闻之光”,让生活里的点滴美好成为笔下的生动故事。

随后,负责人选取《夜路惊魂》《姥姥》《星光不及你》等多篇优秀投稿习作,围绕“选题:聚焦日常的高光时刻”“叙事:制造情感过山车”“描写:让文字长出眼睛和耳朵”“立意升华:在故事结尾点亮灯塔”“语言:打造会跳舞的文字”“修改口诀:让文章更完美”等6大核心维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从“小切口”捕捉“大主题”的写作方法论,帮助同学们跨越思维障碍,拨开表达迷雾,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当被问及“如何写出吸引人的习作,提升投稿采用率”,负责人表示,《香山少年报》入选习作篇幅多为500至600字,若想在有限篇幅内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文章,首先要找到自己迫切想要表达的命题。比如,和同学闹别扭后对友情的珍视、参加校运会获奖或失利的经历等,这些饱含强烈情感、记忆深刻的事件,都能成为创作源泉。针对“不知如何将文章写长”这一常见问题,负责人建议道:“你要写风,你就不能只写风。可以先写主干再添枝叶,通过适当的心理、环境、情态等细节描写的扩充,让文章更生动。”面对同学们关于“写作素材如何筛选、取舍”的困惑,负责人鼓励大家把感兴趣的事都写下来,但应梳理其中线索,用凝练生动的语言,串联成一个主题明确的故事,力求形散神不散。

“讲座上不少实用的写作知识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在写作时巧妙运用细节描写十分关键,它不仅能丰富文章篇幅,更能细腻地传达情感,让文章更具感染力。”活动结束后,竹苑小学六(4)班的赵智淳同学向记者分享道。“今天的讲座让我收获满满!我明白了,写作是一种创作,它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五(2)班的皇甫梓若则透露,自己是《香山少年报》的忠实读者,曾多次向“孩子的诗”栏目投稿。“日后,我会处处留心生活,及时将触动自己、最想诉诸笔端的内容记录下来,为日后的创作积攒灵感。”她表示。
此前,竹苑小学作为中山市香山小学教育集团旗下学校与《香山少年报》签署《校园通讯站共建协议》,竹苑小学《香山少年报》校园通讯站于今年3月正式授牌。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