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强调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能力,共享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一起来看看中山近期的生动实践!
开展“五进”宣传活动
中山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中山蓝天救援队在中山市恒美学校开展应急自护及防灾减灾“五进”宣传活动,现场100余名学生参与。


中山蓝天救援队的队员通过案例宣讲、互动问答、实操教学等形式,向学生们讲解了地震、溺水、火灾、自救互救和应急避险等安全知识,现场演示心肺复苏、AED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措施。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有效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神湾中学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结合国内外案例讲解地震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现场演示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险姿势和自救互救方法。

竞赛内容涵盖了地震、火灾、洪水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应对知识,加深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结合自己的创意和所学知识,绘制了一幅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传播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


随着警报声的响起,师生们迅速采取避险措施,按照既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撤离到操场等安全区域。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提高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东区街道第一中心幼儿园组织全体师生开展“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系列活动。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向幼儿科普应对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逃生自救方法,帮助幼儿熟悉校园逃生地点和路线,了解防灾自救器械使用方法。
组织应急疏散演练
警报响起后,全园师幼立即停止活动,迅速躲避至安全区域避险。收到疏散警报后,各班教师有序带领幼儿沿指定路线撤离至大操场,清点人数并汇报,确保全员安全撤离。


结合安全教育和疏散演练的体验,与幼儿互动问答,进一步巩固学习地震、火灾、交通、溺水、台风等相关灾害的应急知识和预防措施。
(本文所有图片均源自中山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