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7月12日,记者从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2年第二季度中山市镇街水环境质量排名出炉,其中排名前五位的镇街分别为五桂山、民众、神湾、三角和坦洲。与上一季度相比,水质明显改善的三个镇街分别是神湾、三乡与火炬开发区,与去年同期相比,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好幅度最大的分别是五桂山、南朗和三乡。(7月13日《中山日报》)
水环境质量的高低不仅可以从客观上反映出一座城市水环境遭受污染的状况,也能在一定层面上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从市生态环境局这次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山市镇街水环境质量排名来看,虽然总体趋好,但各个镇街之间水环境质量的不均衡性比较突出,同一镇街在不同排名周期的水环境质量也有较大波动。这说明,全面提升中山的水环境质量,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中山市地处岭南地区,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放眼望去,一片水乡泽国的迷人风光,但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导致水体流动性变差,再加上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都在不断增加,导致水污染源头治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下,要想全面提升我市水环境质量,就必须在水污染治理这个根本性问题上下功夫。
首先要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力度。中山市向来重视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科学治水,坚决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面对当前中山实际,我们还需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通过加大投入、科学决策、倒排工期来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深度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我市水环境的总体质量。
其次要强化动态监管。水污染治理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水污染治理不可能一劳永逸,如果监管不力,今天的治理成果很可能毁于一旦,导致水污染治理前功尽弃,从而加大后续治理修复的难度。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等方式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水体保护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市的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依托技术手段对相关水体加强动态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尽可能避免流域性的水污染事件发生,确保水环境质量总体平稳。
让市民使用干净、卫生、无污染的生产生活用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才能使广大市民在社会生活中更有幸福感。因此,我市应该用最硬的举措、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广泛深入持久地打一场没有退路的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提升我市水环境质量,让人与自然的相处更和谐、更友好。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刘根生
◆编辑:汪佳 张英
◆二审:魏静文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