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供奉三国时期的名将周仓,先民建了座“将军庙”,南头镇将军村之名由此而来。随后的1945年农历四月十二日,日伪军制造的“四一二”事件,在将军村辖属六百六村爆发,中共领导的梁伯雄游击大队遭敌突袭,奋力抵抗中,队长梁伯雄带队激战壮烈牺牲,副政委郑文被捕后英勇就义。
改革开放以来,将军村几经变革,成为今天的将军社区。期间,村民们秉承革命先烈遗志,锐意改革创新,践行“工业强村”理念,通过筑巢引凤,奥马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该村,将军村逐渐由昔日的农渔业为主的穷村,发展成为工商业为主的富村。
▊穷则思变:农业村成全市“生态示范村”
11月24日,记者来到了革命老区村将军村。听年长的人讲,将军村原来是一个比较穷的农业村,不过,现在的它根本看不到一点农业村的影子。一条条宽敞的道路,一座座硕大的厂房,一个个崭新的小区,还有许多为市民提供生活便利的商业综合体,将军村早已有了“新面貌”。
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书记郭浩云接受采访时称,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目前社区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体系完善,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广珠轻轨站和广珠西线高速出入口处都是坐落在将军社区,交通十分便利。此外,社区户籍总人口虽然只有约1万人,但是外来务工人员多达4.3万人,社区的发展速度和繁华程度可见一斑。将军村辖区内还有厂企约500家,出租屋约1260栋,是南头镇乃至中山市名副其实的工业强村。
郭浩云说,在党建引领作用下,将军社区通过盘活资源方式,使社区集体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社区以租赁为主的集体收入就超过1000万元。收入增加的同时,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教育、文化、社会治安、卫生事业等社会各项工作全面进步,社区先后获得“六好”平安和谐社区、中山市生态示范村、中山市宜居示范村庄、中山市宜居社区和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抢抓机遇:“生产队要有出路,就一定要有物业”
眼下的将军社区到处车水马龙,繁华无限,但1992年之前,这里和周边的村子一样,也是一个靠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纯农业村,村民生活并不富裕。当时,将军社区第二十三居民小组的小组长梁泽生,发誓要改变村集体收入微薄、居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谋划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生产队要有出路,就一定要有物业”,这是梁泽生的感悟。随着1992年南三公路顺利通车,他察觉到了发展的契机,“1993年村集体开始盖厂房,有人进来投资就盖。目前为止,单单我们第二十三居民小组就已兴建约40栋厂房,2020年出租厂房的收入约450万元。”在村集体发展经济之余,梁泽生还坚持倡导尊老爱幼的优秀文化,每年年末都会在集体收益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慰问生产队60岁以上的老人。对于就学有困难的家庭,集体会为他们提供低息借款。
▊为群众办实事,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对于村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军社区村民、将军庙理事何坤全感叹:“村里因为工厂多了、来的人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就高了,现在,生活在将军村和生活在市中心没啥区别。”何坤全说,社区有了一些积累,就可以为市民办更多的事情,例如新建将军文化公园,配置绿道、篮球场、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锻炼休闲都有了好去处,大大提高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此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篮球赛、春节游园活动、三八妇女节活动、老人节等,每逢节日,社区都有开展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的活动,弱势群体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关爱。采访中,记者还多次看到,社区的街头巷尾有不少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穿着反光马甲,清洁和美化社区,叮嘱居民注意消防安全,共同让将军社区变得越来越美。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王伟 卢兴江
◆图+1、视频拍摄/易承乐
◆视频编辑/刘建满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查九星
◆三审: 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