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节点之年。广东各地立足地方实际,以基层宣讲为重要载体,通过差异化表达、故事化传递、创新化呈现,将政策内涵与实践成果融入群众生活,让“百千万工程”的理念落地生根,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中山:宣讲搭台
文化与产业共舞绘就乡村新景
为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与市委强镇兴村富民“13388”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真正扎根基层、贴近群众、融入人心,9月9日,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山市“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南朗街道专场在崖口会堂精彩开讲。
来自中山各系统、各领域的7位优秀宣讲员,立足自身实践经验,将文化赋能乡村发展、产业激活振兴动能、乡村实现华丽蝶变等“百千万工程”中山实践故事生动串联,进一步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
宣讲中,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故事格外鲜活。中山市文化馆王轩以《侨心归处是故乡》为题,讲述借游子家宴、曹边夜宴等文化活动,让曹边村老侨房成为连接海内外乡亲桥梁的经历;南朗街道云衢中学学生梁君乐现场献唱咸水歌,分享这一国家级非遗通过“进校园”和“科技+文化”手段焕新,助力水乡文化传播的历程;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蔡妮则聚焦棒球文化,讲述作为十五运棒垒球赛事播报员,走进校园社区科普知识、传递“拼命追击”精神的实践,让体育活力成为中山文化的新注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宣讲也展现了中山特色路径。南朗街道何泳岚分享白企村荔枝通过举办美食嘉年华,从“小众佳果”变身带动村民增收的“甜蜜产业”;神湾镇教师安然讲述带学生走进菠萝种植基地,记录生长周期、策划亲子研学营,以普通人之力助力文旅振兴的故事;中山日报社罗杨鸿分享崖口文旅融合、桂南生态赋能等案例,展现中山乡村成为了旅游热土、创业沃土、文化厚土的蜕变;上海同济规划院王瑾则讲述十年坚守,为上百条古村落划定保护线,推动雍陌村改造、香山古城修复,让老建筑成为承载城市记忆新地标的历程。
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变化,崖口村村民李建乐在采访中说:“随着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我回到家乡开起了咖啡店,在家门口圆了创业梦,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潮州:故事传情
基层宣讲解锁高质量发展“密码”
连日来,潮州市“聚焦‘百千万工程’,推进高质量发展”基层宣讲活动组织9名百姓宣讲团分为3组多次奔赴潮州全市基层一线,讲述自身或身边的故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宣讲活动中,众多优秀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奋斗故事。钟馨讲述林伟秋28载农技推广助力单丛茶发展的实干故事;张来得、杨杭分别解读潮州菜文化底蕴与“官塘牛肉火锅”带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陈媛、刘维才、许嘉婉分享乡村蝶变 —— 五联村“小田并大田”促农旅融合、溪西村荒田变良田发展香米产业、柘林镇“一粒鱼苗撬动蓝色变革”推动海洋强省建设;王浩楠探索潮州美食现代化路径,邢利祥以“缶谣咖啡”文创空间推动陶瓷非遗年轻化,韦自强则分享大学生志愿者助力庵埠镇“糖果小镇”建设的经历,生动展现潮州高质量发展轨迹。
持续1个月的6场宣讲将奋斗能量传递到潮州全市各县区基层,引发强烈反响。饶平县钱东镇上浮山村干部吴雍深受林伟秋实干精神启发,决心把“脚下沾泥、心中有民”刻进工作日常;电商创业达人施伟浩打算借鉴官塘牛肉火锅模式,让家乡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湛江:创新赋能
“文艺 + 互动”激活
“百千万工程”奋进基因
9月12日,奋进“百千万” “湛”放好声音——湛江市“百千万工程”暨“七项行动”基层宣讲活动分别在吴川市樟铺镇沙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遂溪县岭北镇调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讲师团与市文明办主办。
活动现场,来自湛江全市各行各业的5名湛江市百姓宣讲团成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故事+分享+知识问答”创新形式,将政策理论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宣讲内容。快板《“百千万工程”谱新篇》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林文雅以清脆竹板声和通俗唱词,清晰呈现“百千万工程”的目标、举措与重要意义;蔡冬妮的歌曲《百千万》唱出对“百千万工程”助力家乡发展的美好憧憬,让群众在悠扬歌声中感受政策温度与力量。此外,宣讲员郑玉昭《守水护脉 心系民心》、林胜苹《“骑楼下”的新故事》、叶卓杰《我是红树林的守护者》,通过讲述身边人身边事拉近政策与群众距离,以朴实语言、真挚情感分享基层干部群众在“百千万工程”和“七项行动”中的奋斗故事与感人瞬间,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生动实践。
“百千万工程”和“七项行动”知识问答环节更是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政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活动中,还邀请了樟铺镇党委副书记骆慧斌、岭北镇党委副书记陈贞凯分别为群众现场分享了当地党委、政府在“百千万工程”和“七项行动”的实施过程具体经验。
编辑 陈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