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在距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到一周的时间,我特意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
当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从显影液中渐渐浮现轮廓,时间便有了具象的模样。电影《南京照相馆》以“照相馆”这一寻常场所为棱镜,折射出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影片将镜头对准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讲述了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演员毓秀等一群普通老百姓的故事。他们为求生存,被迫帮日军冲洗照片,却意外发现了日军屠城的罪证底片。从最初只想自保,到后来毅然决然地守护底片、揭露真相,这些平凡人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正义。
观看影片时,我的内心被愤怒、悲痛与感动填满。愤怒于日军的残暴与虚伪,他们在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人间变成地狱,还妄图通过“中日亲善”的摆拍来掩盖罪行;悲痛于无数无辜老百姓的生命消逝,鲜活的生命在侵略者的暴行下如蝼蚁般脆弱,那一幕幕人间惨剧让人不忍直视;感动于那些平凡百姓在绝境中展现出来的勇敢和担当,他们本是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却在面对民族大义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守护历史的真相。邮差阿昌,起初只是个在乱世中为生计奔波、面对日军充满恐惧的青年,但在经历一系列生死瞬间后,他心中的爱国之火熊熊燃烧,变得勇敢坚毅,为保护罪证不惜一切代价。还有照相馆老板老金,他有着南京人的热辣和正义,平日里普普通通,可当面对日军的逼迫和威胁时,却毫不退缩,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大家和真相,他的担当令人动容。这些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或许微不足道,但他们的抗争与坚守,却成为了照亮黑暗的点点星光。
电影里有一幕让我热泪盈眶。众人在照相馆躲避危险时,小姑娘说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老金便用幕布展示各地风景名胜,从北京故宫到杭州西湖,从武汉黄鹤楼到万里长城。大家念着地名,眼中满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望。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即便身处黑暗,这份情怀也从未熄灭。
南京大屠杀,是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那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这段历史,不是简单的文字记载,而是无数同胞用生命书写的惨痛记忆。
电影的最后阶段,镜头聚焦于庄严肃穆的法庭,墙上挂着的黑白照片无声地控诉着历史的暴行。这些照片成为了审判的关键证据,清晰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刽子手们犯下的滔天罪行。随着法官的一锤定音,判决结果宣布,那些曾经肆意践踏生命的罪犯被判处死刑。随后,他们被押解出法庭,送往刑场。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和压抑的气氛,画面逐渐切换到刑场上空的阴沉天空,刑场周围站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南京城民众见证最终枪声响起,正义得到了伸张,而历史的伤痕依旧铭刻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中。
《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的血与光不能被遗忘,吾辈应当肩负起传承历史、捍卫和平的重任。愿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将这段历史铭记于心,化作前行的力量。
走出影院,看着车水马龙、繁华安宁的街道,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和平的珍贵,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辈们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应当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5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