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9日获悉,在中山火炬工业集团园区内的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今年前7个月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4%,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新投资迎来新发展
在火炬高新区东利南路11号中山市精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基地内,工人们正忙碌有序地赶制订单。今年1-7月,精研科技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200%,正持续有力地释放产能。精研科技中山基地主要从事液晶模组、智能终端等领域精密注塑结构件及相关精密注塑模具的研发、设计及制造,产品主要应用于桌面显示器、商业显示器、TV显示器等液晶模组领域,以及智能机器人、智能安防监控、VR眼镜等智能终端领域。

精研科技中山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为5亿元,占地43亩,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2021年11月动工建设,2022年10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2023年起逐步投产。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徐凤珠表示,精研科技中山基地导入精益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四化融合标杆厂房,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引育高层次人才,开展高水平研发,将继续紧密跟进精密注塑结构件制造产业快速发展趋势,不断开发高精密、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新突破构筑新优势
“以往5G高频柔性覆铜板材料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相关企业所主导,随着中山新高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43亿元,年产100万平方米的5G高频柔性覆铜板项目投产,我们发展成为拥有该系列产品量产化能力的企业,并形成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中山新高总经理曹二斌介绍,近两年,该企业通过创新研发,突破技术壁垒,推进电子信息高端材料国产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山新高属于国家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柔性覆铜板研制、生产和销售,目前有10余条柔性覆铜板材料自动化专用生产线,通过技术升级和生产设备更新,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2022年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据显示,该企业在今年1-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近60%,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坚持创新,以创新主导来培育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曹二斌说。在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的激烈竞争中,面对美国、日本等国的“卡脖子”限制,中山新高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打破进口依赖,摆脱高频材料产业传统生产路径,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
新技术打开新市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CB(印制线路板)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不仅要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还要求电子信息的传输速度更快、更完整。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制造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阶电子材料,以满足市场电子信息数据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中山台光电子介绍,为满足印制电路板对基板材料不断提出性能及稳定性的新需求,该企业大力投入研发及产线自动化工作,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测试设备,不断推进上胶技术,覆铜板热压技术以及产品特性检测技术,同时结合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对5G网通产品、AI Server等高频高速覆铜板产品线的生产效能及自动化水平进行了再提升。此外,企业经过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严格测试提升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客户信赖度。

中山台光电子在加大研发力度后,产品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近年,新研发产品推广上市后,获得了世界各地大型PCB厂商客户的高度认可,应用的品牌包含全球各大服务器、手机相关及新能源车等主要品牌。
中山台光电子表示,将持续在各应用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及力度,开发更高阶、更具未来性产品,进一步实现高端覆铜板材料自主化及国产化。同时,大力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工业物联网技术,把数字转型从生产制造扩大到各项事务流程,延伸至供应链、设计端与客户端,希望以数字化、智能化来建造世界一流的智慧工厂。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