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高新区:心理健康进校园,慧心润心助成长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谭华健 通讯员 胡孟 发布:2024-07-01

记者7月1日从中山火炬高新区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火炬高新区教育部门积极探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在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创新拓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形成全区教师全面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格局。

着眼未来
实现教师全员参与、合力支撑

为有效应对心理健康问题低龄化趋势,火炬高新区教体文旅局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制定《关于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意见》,指导全区32所中小学制定了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方案。《意见》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织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加强班级体建设,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建强专业队伍是基础。火炬高新区教育部门组织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紧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和技能,开展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有效干预、校园心理危机应对与处理、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等专题培训和现场观摩,加强心理学科教研交流研讨,让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更加扎实,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全员参与是保障。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不仅需要意识上加强,还要能力跟上。火炬高新区各中小学实现了教师心理培训全员覆盖,由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传授到每一位教师,让每位教师不仅要讲好学科知识,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真正做学生心里困惑时的引路人。

“在区教体文旅局的统一布置下,我们学校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教师大会,向全体教师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通过年级和全校班主任会议,培训班主任关于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班会课设计与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等方面知识。要求每位老师都要积极关注本班同学,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变化。”中山纪念中学浪网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校协同
引导家长有效沟通、与爱同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长远性的作用。家校协同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火炬高新区各中小学不断强化家校联系指导服务工作,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通过家长会、家访、专家讲座等方式帮助家长梳理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家校双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我们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父母课堂’或‘凤凰夜话’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还在校内外设立校长信箱,在校门口公布校长电话,随时欢迎学生、家长反映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火炬开发区第三小学相关负责人谈到学校特色家校协同教育时表示。

火炬区第三小学“父母课堂”现场。通讯员供图

“在提升家长心育水平方面,学校专门建立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工作室,吸纳有心理咨询师证、家庭教育导师证的家长进入。平时会开展专家讲座、家长沙龙等活动,学期末开展一次‘五星父母’‘和谐家庭’‘书香家庭’评选,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中山市鸿瑞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活动拓展
教育学生关心自身、悦纳自我

火炬高新区教育部门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联合团工委、卫生等部门,借助群团组织、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研学基地等校外资源,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突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火炬区中心小学举办心理健康情景剧活动。 通讯员供图

“今年我们组织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拓展活动,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有青少年性心理讲座、沙龙专场,向开始身体发育的学生讲解性别角色认同、性困惑解答、性焦虑纾解等知识;有青少年心理健康情景剧场,通过人际关系雕塑,教育学生怎样在家庭和人际交往中找到归宿感、价值感和认同感;还有沙盘游戏,引导青少年合理表达与宣泄情绪等。”火炬高新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火炬高新区教育部门将持续抓好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抓好教师这个重要群体,发挥学校和家庭的关键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向阳生长,共同守护每个孩子的美好未来。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