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高新区的文化很有特色,深中通道通车后,火炬高新区文旅与深圳文旅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近日,在中山火炬高新区采风的深圳媒体代表由衷感叹道。
深中通道通车在即,火炬高新区文旅业态愈发火热。6月13日,“风起国潮 非遗焕新”中山火炬高新区非遗文化宣传月系列活动之江尾头龙母诞民俗文化巡游活动举行。这是继5月25日火炬高新区在大环小区举办2024年非遗文化宣传月启动仪式之后的又一大型文旅活动,将进一步打造新型文化空间,传承非遗文化,探索文旅融合特色项目,擦亮“火炬文旅”品牌。
民俗巡游
激活民俗文化的一次实践
江尾头与大环小区一路之隔,传统文化底蕰深厚。
江尾头初名“江美头”意在纪念前人,后改为“江尾头”寓意万事有始有终。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家家户户共庆“龙母诞”,客到家中来,放烟花抢彩炮,热闹非凡。
近年来,江尾头小区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以党建引领持续激发传统文化魅力,将龙母文化申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讲好故事、聚好人气、留好文化来延续民俗的瑰宝,让地方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与往年不同,今年江尾头龙母诞民俗文化巡游活动具有主办方力度大、活动气氛足、内容丰富、群众参与度高,影响广泛等特点。该活动由火炬高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指导,火炬高新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火炬高新区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火炬高新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火炬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火炬高新区张家边社区(江尾头小区)承办,民众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协办。
在为期两天的“风起国潮 非遗焕新”民俗文化活动中,安排了龙狮共舞、飘色巡游、抢花炮、老人素食宴、非遗集市等形式多样的节目。在民俗文化巡游中,当地首次加入了龙母文化展演,再次激活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今年巡游队伍由铜锣队、牌匾队、醒狮队、龙母巡游旗手展演队等20多支队伍近260人组成。活动吸引了港澳乡亲、海外华人华侨,外国游客,以及深圳大学等大湾区其他城市高校学生、游客等参与。

保护传承
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中山火炬高新区不仅有“高”“新”,还有“古”。与大环、江尾头一样,张家边、大岭、濠头等村落(社区)还有不少“古事古韵”值得品鉴。
火炬高新区下辖的中山港街道有860多年的历史,曾称“张家边”“永乐乡”“得能都”“东镇”。当地共有105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三仙娘山炮台、水洲山炮台和浦江世泽坊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火炬高新区统管的民众街道历史悠久,曾称“民众墟”“民众乡”“民众公社”“民众镇”。当地拥有民众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惠济义仓田界石碑等2处不可移动文物,1处列入中山市历史建筑的接源村“海口粮仓”,1处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兄弟庙”。此外,新平小学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立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市咸水歌传承基地”,扒禾桶项目成功列入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火炬高新区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人文优势。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当天上午,中山市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为入选中山市第十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颁发牌匾,其中,火炬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申报的传统舞蹈项目林家醒狮成功入选。
林家醒狮由舞狮和斗狮组成,其核心技艺是斗狮,是南派醒狮技艺和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一个传承体系,在中山市内的林氏家族有序流传超过百年,历经五代人。火炬高新区龙狮协会林家班龙狮团曾多次参加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家及地区的大型比赛,频频斩获殊荣。
目前,火炬高新区中山港街道有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6项,分别是东乡民歌、咀香园杏仁饼制作工艺、濠头郑家棍、酱油酿造技艺(中山酱油酿造技艺)、大环信俗、林家醒狮。江尾头龙母诞民俗文化活动是火炬高新区非遗文化宣传月活动之一,也是火炬高新区今年计划申遗项目,通过非遗文化宣传月系列活动提升火炬高新区文旅资源和非遗文化影响力。
火炬高新区2017年获评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24年获评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优秀示范区。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火炬高新区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如民俗巡游、非遗展示、非遗进社区进学校等,让群众亲身感受到非遗的魅力。譬如,火炬高新区小隐幼儿园从2009年开始将醒狮引入教学,15年来扎实深入开展幼儿醒狮实践研究,成为广东龙狮运动幼儿教学示范点、中山市体育传统项目(醒狮)学校。
“链”上深圳
火炬高新区文旅“火”出圈
中山火炬高新区是国家高新区中少有的带农村的高新区,这赋予了火炬高新区“创新文化+传统文化”的独特文化基因。在这里除了有浓厚的产业科技创新文化氛围,还有丰富的名人文化、碉楼文化、农业生态文化、非遗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结合,为当地文化事业发展带来众多机遇。深中通道通车后,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将进一步激活。

火炬高新区宣传文旅部门表示,今后将继续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为弘扬当地优秀传承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深中通道开通后,火炬高新区将进一步发挥文旅优势,做强“非遗+产业+文化”策划主题活动,整合成熟的工业旅游链条、利用江滨风光打造浪漫网红“打卡点”、擦亮“岭南水乡”品牌等文旅板块,加快构建“文旅矩阵”,写好“文化兴城”大文章,打造大湾区城市“慢游”新地标。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