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指出,营商环境一体化决不能空喊口号,必须项目化清单化,在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惠企政策等方面学习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逐项比对、优化提升。9月9日,中山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分管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负责人郭柳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火炬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抢抓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重大历史机遇,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致力打造一支“有温度”的执法铁军。
中山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柳。
强化担当
“五个方面”服务中心大局
郭柳表示,作为基层执法人,要始终坚定信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
火炬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从深度参与疫情防控网格化建设、强化担当优化营商环境、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全力推进水环境系统治、致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等五个方面强化担当,做好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工作。
在疫情防控网格化建设中,火炬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总支部6个党支部,负责对接张家边社区21个网格,共发动党员和志愿者约1200人次下沉社区,与张家边社区8万名群众一道,织密筑牢基层防疫“安全网”。与此同时,还承担着火炬区交通运输、粤港澳跨境货运、物流园(货运站场)等防疫工作专班的工作,包括全市唯一的高铁站(中山站)和客运码头(中山港客运码头)等重要交通站场,外防输入工作点多线长面广。
强化担当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疫情期间,企业的供应链畅通,为管控区企业货物运输作业开“绿道”,推动重点企业恢复货物运输,为企业开办车辆通行证,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双保障。今年8月,火炬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24小时内快速办结中山首艘万吨级沿海船舶“胜华发展”经营申请,有望提升我市水路运输总运力达8%。深入开展“送法规、送技术”“体检”式服务企业活动、重点企业“环保合规政策宣讲+法治体检”活动,在全市率先与“西尔”网络培训平台合作开展“云端”式普法宣传培训,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的能力和环保管理水平,筑牢企业的“环保合规防火墙”。摒弃执法“一刀切”,积极探索“不断包容审慎行政执法”,率先完成全市首宗环境违法案件降罚案件,截至2022年8月,累计对10个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不予行政处罚,已实行公开道歉承诺减轻处罚的案件共3宗。保障企业发展环境容量,落实VOCs排放总量攻坚任务,力争通过技术改造增加全区VOCs减排量。不断压缩审批时间,力争让申请人“跑一趟”就可办成业务,今年上半年办理行政许可73宗。
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开展“红黄蓝白”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对1390家企业确认风险级别,落实党政领导班子挂点负责制度;深入开展重大活动和节日安全生产暨消防安全综合督查,提高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从源头上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全力推进水环境系统治理。全面开展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从源头防治水源污染,改善水体环境,今年计划推进738家工业企业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整改企业253家。重视系统整治,按照“控、查、拆、建、管”工作理念,组织涉河违建联动执法行动98次,拆除涉河违建114宗,保证河道排水通畅,营造良好水域环境。
致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推行“721”执法模式和“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工作原则,在火炬区共设立免费便民服务点5个、社区管理点3个,安置450家流动摊贩。组建一支24人的攻坚克难突击队,联合公安、交警、住建等职能部门,开展“白加黑”“5+2”综合整治行动。经过系列整治措施,火炬区市容秩序得到显著提升。结合美丽乡村改造,按照“遏新增、减存量”原则,强力整治违法建设,对于以经营盈利为目的超高超大违建,坚决予以拆除,对于村民违建自建房鼓励自拆整改。
守正执法主责
保障城市平安
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法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郭柳介绍,火炬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了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以及文化市场等五方面的执法职能,可以说是跟群众生活、企业发展、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全等方面息息相关。对于一些屡教不改、违法情节严重的行为,火炬执法人是毫不手软,重拳出击。今年上半年区综合执法局行政处罚案共立案97宗,切实维护了法律尊严,保障了城市平安。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郭柳表示,火炬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火炬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齐心奋进,攻坚克难,为火炬区建设中山深度对接珠江东岸的桥头堡贡献力量。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