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陈曦,是中国唯一一位既在柴可夫斯基大赛获奖,又培养出柴可夫斯基青少年大赛获奖者的“双料”音乐家。
〔↑↑↑点击视频欣赏精彩片段〕
星期二艺术沙龙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陈曦专场音乐会
【2021年10月18日20:00】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 小剧场】
沙龙嘉宾:小提琴演奏家陈曦、江枕毅,
钢琴演奏家马小鸥
≡≡≡≡
“能请到陈曦来做客星期二艺术沙龙,是我的幸运,因为他的档期也十分难得。”2021年10月18日,在当晚的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星期二艺术沙龙开始前,沙龙音乐总监、当代著名作曲家甘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陈曦师出名门,亦桃李满园,从世界顶尖的柯蒂斯音乐学院,到耶鲁大学,再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他在音乐上的造诣不断创造新高峰,是中国唯一一位既在柴科夫斯基大赛获奖,并培养出柴科夫斯基青少年大赛获奖者的“双料”音乐家。“陈曦曾经在中山的新年音乐会中担任表演嘉宾,但我一直期待他能在中山开一场专场音乐会,今天终于实现了。”
小提琴家陈曦与钢琴家马小鸥合作演奏。
师徒合作带来天籁之声
12岁举办独奏音乐会,13岁开始与国内外知名交响乐团合作,17岁即成为有着“音乐界奥运会”之称的第12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小提琴最高奖的最年轻得主。陈曦被世界最权威的音乐杂志《斯特拉底》赞誉为“一位拥有强烈个性、极其光彩辉煌的演奏家”。在音乐会中,他演奏的乐曲无论是细腻、深邃、隽永,还是粗犷、豪放、激情迸发,皆丝丝入扣,琴声透过弓与弦的摩擦揉拉,细细流淌出来,浑厚温润,人琴合一,挥洒自如。
陈曦说,自从任职中央音乐学院之后,大部门精力都用在了教学之上,“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验证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学生们的表现也可以让我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解小提琴文化。”此次演出,他就带来了弟子——2020年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取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本科的小提琴新星江枕毅。他在音乐会上的表演,也被甘霖评价“乐感超棒”“倒弓流畅”“未来不可限量”。
小提琴新星江枕毅是陈曦的学生。
在音乐会伊始,师徒二人就合作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二重奏《五首二重奏》,这五首小品旋律富于朗诵性,尤其是小提琴的宣叙性独白更是情味深长,和声时而简单朴素,时而异常复杂。师徒二人,各担其责,将作品的丰富与生动演绎得淋漓尽致。
古今中外名曲竞放
在此次音乐会上,陈曦精选了经典的中国乐曲《丰收渔歌》《渔舟唱晚》,以及家喻户晓的抒情小品:马斯涅的《沉思》,埃尔加的《爱的致意》,克莱斯勒的《爱的欢乐》,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还有每位小提琴演奏家的保留炫技性乐曲《卡门幻想曲》,萨拉萨蒂的不朽名篇《吉普赛之歌》等。
陈曦在采访中讲述本场音乐会的策划。
在《爱的致意》中,陈曦以其细腻的弓法让小提琴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恰似来自恋人的绵绵情话。在柔美的曲调中,又有一丝哀怨,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乐曲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是情人还在喃喃私语。音乐甜蜜温馨,旋律温婉动人,让人一听倾情。
陈曦的演绎丝丝入扣。
而中国曲目《丰收渔歌》以南海波涛为背景,描写了渔民们出海捕鱼、丰收归来时的喜悦情景。最后片段,是全曲最为抒情的乐段,陈曦最后用几个高把位的琶音和颤音把人们带入富有诗意的海湾夜色中。
在《吉普赛之歌》中,陈曦以澎湃的激情呈现曲目中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两者交织出绚烂的效果,任何人听后都心荡神驰。
高徒一琴分饰四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演出中,江枕毅也挑起了大梁,演奏了瓦克斯曼的《卡门幻想曲》、恩斯特的《大魔王变奏曲》、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等一系列高难度曲目。
《大魔王变奏曲》极少出现在中山的音乐厅中,在该曲中,一把小提琴分饰四角——小男孩、爸爸、魔王、叙述者,展示出充满戏剧性的情节:父亲怀抱发着高烧的孩子骑马穿过黑夜的森林,孩子因看见森林中的树精--魔王在反复引诱他而不断发出惊呼……音乐始终贯穿着由钢琴伴奏的马蹄疾奔的节奏,话外音呈现出林风飒飒、黑夜沉沉的自然景象和咄咄逼人的阴暗情境。
作品中每个音乐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小孩的音乐语言是惊恐、紧张的,表现魔王的主题是飘渺的、狡猾而诱人的,表现父亲的主题是关怀慰藉的、沉着而稳健。最后,马蹄声歇,奔驰终止,孩子却已在父亲怀抱中死去。宣叙性的旋律和两个特强和弦的打击,表现了精疲力竭的父亲悲痛欲绝的心情。江枕毅沉着冷静地用小提琴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呈现给观众,余音绕梁。
◆文+/ 记者 冷启迪
◆图+5、视频摄像/记者 孙俊军
◆编辑:廖薇
◆二审:孙俊军
◆三审: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