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的一天,伶仃洋忽然疾风骤雨。中铁大桥局的“天一号”运架一体船依然无惧风雨影响,把长110米、宽20米、重1500吨的第7片钢箱梁,稳稳地架设在了深中通道伶仃东泄洪区非通航孔桥墩上······这种迎难而上的世界级施工,日复一日地发生在深中通道的施工现场。
如今,当大家站在翠亨新区海边时,已经能够越发清晰地看到深中通道这条海上“长龙”一头连接着形似“鲲鹏”的西人工岛,一头随着钢箱梁架设施工推进向西延伸。
作为一项集“桥、岛、隧、地下互通”为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东起深圳宝安,西至中山横门枢纽,全长24公里,预计将于2024年前后通车,通车后深中两市的直线交通将从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至最快不到30分钟。
深中通道的贯通,将是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之后,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筑的又一重要交通大动脉。如今,大家眼中的这道“湾区长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兑现着“十四五”深中同城的美好蓝图。
更重要的是,深中通道更是中山激活“554311”发展密码的重要一环!而这个密码,正藏在大湾区西岸的“新前海”······
中山城市滨海新门户
翠亨新区马鞍岛:手握中山“554311”城市核心密码
▲翠亨新区“未来之门”城市中轴规划图
深中通道的建设,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大湾区东西岸的直线交通往来天堑变坦途。翠亨新区马鞍岛作为中山全新建设的东部滨海城市新门户,深中通道更是让原本西依珠江口最高的五桂山脉、东临珠江口黄金水道的这块“滨海处女地”,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区位价值。
翠亨新区起步区包括马鞍岛、横门西水道和西侧区域,总面积为56平方公里,路域面积35平方公里。作为翠亨新区的核心,马鞍岛扼守大湾区西岸交通枢纽位置,坐拥“一桥一港双站三轨道四高速五高铁五机场”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路网。从深中通道翠亨新区出发,不到30分钟即可抵达深圳前海,区域内还汇聚了广澳高速、中开高速、东部外环高速、广珠城轨、翠亨快线等湾区重大交通设施,更有广州地铁18号线延长线、深圳地铁33号线在此设站联通,届时将实现大湾区核心区域的全面交往互通。
在深中通道的基础上,上述的“554311”发展密码更是“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山全力打造的外联内通的现代化“交通骨架”:
5机杨:90分钟内通达宝安国际机场、白云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珠海金湾机场
5高铁:中山站、中山北站、中山西站(规划在建)、中山南站(规划中)、翠亨站(待通车)
4高速:中开高速(在建中)、京珠高速、广澳高速、东部外环高速(在建中)
3地铁:中山轨道2号线和4号线(规划)、广州18号线(规划)、深圳33号线(规划)
1码头:中山港新客运码头(新客运码头航线直通香港、澳门、深圳机场与城区)
1快线:翠亨快线
翠亨新区“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地理优势,正在逐步兑现!
实体新兴产业集聚
奠定马鞍岛“重振虎威”资本
2020年12月2日,中山市重点项目集中动工仪式暨翠亨新区重大项目招商签约大会在翠亨新区湾区未来城举行——总投资超275亿元的一批市重点项目集中动工。
2021年中山328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上,15个重点项目落户翠亨新区——6个来自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5个来自生物医药,4个来自高端服务业,产业三足鼎立态势明确。
作为中山市“3+4”重大平台建设的三大核心区之一的主阵地,为何翠亨新区屡屡收到实体产业和资本的青睐?
01
产业崛起,项目为王: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产业平台
在过去的2020年,翠亨新区重点工业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排全市第一。今年,翠亨新区有36个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达48.9亿元,省重点项目11个,年度投资达41.43亿元,初步形成以研发型总部经济为主要业态,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的新经济产业结构。尤其随着华为、保利、华润燃气、中兴、中电建路桥集团等一大批优质央企、国企、民企重点项目的落地,加上深圳一大批产研一体的民营企业持续布局新区,马鞍岛“大湾区中心城市研发+中山孵化产业化”的现代产业格局在2020年以来更是越发清晰。
02
对标大湾区标杆城市
“十六条人才新政”为新区筑巢引凤
纵观粤港澳大湾区,翠亨新区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以及东莞松山湖同为主要开发区(经济功能区)。今年初,翠亨新区历经十多次修改、对标大湾区标杆新区的十六条人才政策火热出炉。对比上述五地,翠亨新区人才新政在住房补贴、学历补贴、创业补贴等16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比优势,新区求才若渴的决心和态度可见一斑。未来,人才的落户也将成为支撑起翠亨新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城市新区、各种高端医疗、教育、居住等消费的最佳源动力。
03
产城融合
现代化滨海都会轮廓越发清晰
笔者了解到,2021年,翠亨新区马鞍岛共有市政道路、公共配套、水利园林绿化等110个项目入库,投资总额43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6个,新增前期项目16个。
同时,新区有望在年内建成“三纵三横”路网,拉通城市框架,实现交通外联内通,为项目落地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新区的城市形象,打造滨海亲水的“水城人居”生态环境。目前,区域内分布有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翠湖公园等13大城市公园,未来规划有翠亨音乐厅、欢乐水岸等6大文体配套、6大规划商业娱乐休闲地。
04
塑造中山城市滨海“中轴线+新门户”
去年4月份,中山翠亨新区科学城(定位大湾区的国际创新城市中心)规划正式出炉。依据城市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翠亨新区科学城将聚焦“城市智创中轴线”建设,涵盖高端商业、文化旅游、会展商贸和总部经济,着力打造文旅生态城、码头综合体、湖畔科创产业园,旨在加快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人才聚集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城将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集聚融为一体,将湾区城市与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以“岛内5分钟生活圈”为建设单元,将职住融为一体,致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现代化高端智慧产业新城。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年度中山土拍市场最受关注的一宗拍卖:今年6月23日,翠亨新区南部片区(科学城)三块总占地逾1860亩、起拍总金额近120亿元的综合用地即将拍卖,建设要求包括了新中山港客运码头、280米高“未来之门”商业地标、4年内建成国家4A级大型主题乐园(对标长隆、华侨城等)、引入世界前100强的欧洲企业中国公司······不远的将来,“湾区枢纽、精品中山”的大湾区西岸城市形态将于马鞍岛上逐步形成,届时翠亨新区也真正可以成长为一个提升中山城市档次、人居水平、就业水平的滨海新城,借此向整个大湾区释放出中山城市、经济、产业重振虎威的“最强音”。
教育建设方面,目前,位于翠亨新区的中山科技大学已初步定下选址,区域还布局中山纪念小学(已开学)、翠亨新区第一中学在内的9所中学、13所小学、18所幼儿园。
其中,作为马鞍岛上首家高端民办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西湾外国语学校,是根据翠亨新区的整体规划,打造的一所高端优质双语学校(中小学),计划明年九月份正式开学。据悉,该学校总投资超10亿元,总占地15.3万平方米,未来全校总规模为6000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西湾外国语学校(规划图)
秉承“天字系”血统,扼守深中通道出入口
央企发力布局,保利天汇左岸与湾区西岸共成长
一直以来,人口聚集的规模效应和效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地区/城市格局快速变化的根本动力。目前大湾区优质的人才政策、工作机会、教育资源、交通资源和环境配置,也为在大湾区工作的人提升生活品质、改善下一代的教育环境、寻找创业机会,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选择。
然而,深圳居高不下的置业成本、政策缩紧,导致深圳工薪族住房购买力持续外溢。与此同时,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和相对较低的置业门槛,成为了越来越多深圳购房者的新选择。作为大湾区发展的践行者,央企保利早已洞察到大湾区东岸居住购买力“一路向西”的发展机遇。
作为央企保利布局翠亨新区的又一力作,保利天汇左岸是保利旗下“天字系”高端产品线,项目北临翠湖公园,东望茅龙水道,扼守深中通道出入口、马鞍岛人居心脏地带,未来深中同城繁华尽汇于此。
▲保利天汇左岸位置实景图
项目占地5.7万平方米,总建面23万平方米,由10栋高层住宅楼组成,主打5.0保利全生命周期系统,小区绿化率达30%。项目主打90至117平方米+2梯4户平层精装产品,由国家一级物业资质的保利物业提供小区服务,完美满足刚需、改善型购房者的居住需求。
▲保利天汇左岸鸟瞰图
直线距离24公里+N倍楼价差=无缝融入“翠亨—前海”生活圈
配套规模影响城市生活的便利程度,而房价则影响着购房者选择将家安在哪里。
近几年,在“房住不炒“政策引导下,城市“亮灯率”成为衡量城市发展均衡度的重要指标。作为生活必须的“衣食住行”之一,购房问题成为在湾区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最新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产业、交通逐年升级的背景下,过去十年中山的人口增速在大湾区城市群中排名第四,人口流入效应明显。
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深中通道通车日期的逐步临近,深圳大型企业在翠亨新区的落户数量有望逐年递增。翠亨新区与深圳前海不到30分钟的直线车程、两地差距较为巨大的房价差、优质就业机会的增加、新区城市建设的持续升级,这些客观利好也将让翠亨新区承接越来越多来自深圳的置业需求。“翠亨—前海”的半小时生活圈将有望成为大湾区东西岸一体化进程的成功范本。
户型鉴赏
约90㎡户型
约100㎡户型
约107㎡户型
约117㎡户型
90-117㎡湖居洋房现正火热登记中
VIP 热线:400 138 3888
项目地址: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保利天汇营销中心
商业推文
◆中山商报
◆文/梁展宏
◆图/中山发布、中山日报、翠亨新区管委会、深中通道发布、广州发布、保利发展等
◆编辑:李红
◆二审:何腾江
◆三审:赖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