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星‖倾力打造37.2 ℃教室(师道)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6-10

倾力打造37.2 ℃教室

37.2 ℃是人体最适宜的温度,也是一种激情的教育温度,更是一种温情的管理温度。打造37.2 ℃教室,起一个温馨的名字,布置一个温暖的环境,组织一系列“走心”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人,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一、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教室,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是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更是师生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基地。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营造浓郁而温馨的环境氛围,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可以让墙“说”出班主任的要求,如“大家的约定”栏目,包含“我遵守”(校规)、“我努力”(班规)、“我能行”(值日表)等;可以让墙“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如“我的未来不是梦”栏目,即“小小作家秀”(写作)、“小小画家坊”(画画)、“我是未来书法家”(写字)、“我是劳动小达人”(手工制作等),让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学生都能各展所长;可以让墙“见证”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如“小脚印的成长”栏目,“最美亲子”“最美作业”“最美身影”等“剧照”均可上墙;可以让墙“交流”心声,如“心睛驿站”栏目,一个小小的站亭,记录班级一周近况,张贴学生抒写的心路历程,吐露内心的秘密,倾诉个人的情感或宣泄心中的不满,既可互相分享和勉励,又可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能为师生的精神交流提供平台,让老师的细致关怀通过“驿站”化成涓涓细流,从笔尖缓缓流出,汇成绵绵情意,温暖学生单纯而美好的心灵。可以让墙“记录”辉煌瞬间。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班主任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英雄”,并以此激励学生勇往直前,如“英雄联盟榜”,记录学校、班级活动中的“战果”奖状,参与活动的精彩瞬间等,既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可以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既记录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又映射着学生奋斗拼搏的身影!按照学生生命美学风格设计并打造的教室环境,才是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才是学生想要的样子。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悦纳教室这个场所,悦纳班级这个“家”。首先,班主任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文化由师生、甚至是家长一起策划、构思、动工,共同完成。如班名的确定、班徽的设计、班服的选定,“班级公约”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个主人,大家是平等的。其次,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官”。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班干轮值”和“全员激励制”,实行“人人都是小班干”的班干轮值制度,设置尽量多的“班级岗位”。如管灯的“灯官”,管理图书角的“书官”、负责节约用水的“水官”、负责拖地的“地官”,负责评价记录的“判官”、还有“校服监督员”“领巾巡查员”等等,任务统筹安排,自由竞岗,承包到人,做到“权责清晰,职责分明”,让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为班级的管理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公,真正在班级里找到归属感。有事可做,有归属感,学生就不会轻易把自己边缘化,就会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并从中找到幸福感。

三、让每一项活动都“走心”

活动是凝聚人心的一种捷径。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课余活动非常重要。如何让这种有时间限制,有区域特征的活动“走心”,进而“走实、走深”呢?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先做个小调查,明白学生真心喜欢什么活动,从而筛选出有玩头,有乐头的活动,让学生玩出轻松心情,玩出健康身体,玩出特长,玩出名堂,玩出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玩出一个幸福人生。其次,让活动成为常规。如体验式活动,抓住节日等节点进行。母亲节,让学生都来做一个好“妈妈”,用一天时间进行“护蛋”行动,体验一下母亲生养自己的不易;如亲子活动,利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让父(母)与子同行到田间地头,拿起锄头,锄草,浇水,施肥!在手把手的互动中感受父(母)子亲情,在活动中体验流汗的苦与乐;如实践式活动,利用本地一年一度的龙眼节活动,组织学生拿上研学手册,到果园采访,了解龙眼树的管理,到石硖龙眼(研学)基地,与果农一起施肥、锄草、授粉、采摘等,到龙眼叶茶厂,参观生产流水线,听茶艺师傅讲解生产流程,观看泡龙眼叶茶并尝试泡与品鉴龙眼叶茶,到龙眼节活动现场,了解龙眼的包装、销售途径、销售量、价格等,到学校电子阅览室,查阅龙眼树的历史,以及龙眼叶、果的功效……在系列活动中,既学知识,又长见闻,更体味家乡的历史文化!让活动成为凝聚班级的纽带!

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生命得到滋养的地方,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伊甸园!我们的教育提倡和风细雨、用智慧善待学生,打造37.2 ℃教室,让它成为师生灵魂栖息最暖心的家园!

(作者:中山市东凤镇中心小学教师 刘宇星)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图+1/通讯员 孟玉璞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