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人心曲!“太仓博物馆藏清末民初名人手札展”亮相中山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3-2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3月25日,“尺素诗情 —— 太仓博物馆藏清末民初名人手札展 ”在中山市博物馆启展,展览分为听邠诗征、淞社雅集、消寒诗社三大部分,共展出文物73件计108页,展期持续至4月25日。

手札,又称尺素、尺牍、鱼雁等,是书信的代称,是古时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将一尺长的木牍用来写信,是为“尺牍”;中古时期,纸张普及、书艺精进,流传至今的晋唐名帖往往即为古人的一封手札;明清以来,书信的格式、措辞等日趋规范,写于花笺之上,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及至近代,私人定制笺纸、笺谱蔚然成风,以诗寄怀的“诗札”大量涌现,无不是文人风雅的体现。

此次展品均为太仓市博物馆馆藏,一部分为清末民初各地文人致太仓籍名士钱溯耆的诗札,涉及周庆云、刘世珩、潘飞声等五十七人之作品。他们或为致仕官员或为儒商富贾或为文士乡绅,举人、进士出身者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军机大臣、文化名流及收藏巨擘;他们雅好吟咏、能诗善书,辛亥后,大都流寓沪上,意趣相投而频繁雅集、诗酒唱和。

还有一部分则为清末民初太仓籍文人所举“消寒诗社”唱和诗札(含部分信札),包括姚鹏图、闻福圻等十六人之作品。这些诗札的上款人多为诗社发起人缪朝荃,作者间俱系同乡友好,居官在外或回乡闲居期间以诗寄怀,互通音问。

每一封手札的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私人喜好、人生感悟和家国情怀,书信不仅是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也是时代艺术价值的载体,本次展览让观者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品味这些书法作品,一同欣赏、体味清末民初文人的心曲和风雅余韵。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冷启迪
◆图+3/记者 孙俊军
◆编辑:唐益 
◆二审:彭晓剑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首个冰淇淋主题文旅景区来啦
15874人浏览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