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传达情绪,以物鉴心,
就是用针孔摄像机也可以啊~”
[点击视频↑↑↑]
李江,用手机拍摄心中的“瓦尔登湖”
2020年1月1日,李江和朋友山北在中山一起做了一个摄影展,名为“心灵原乡,万物重影”。许多人看过展览之后,对李江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李江把身边的景物拍成了宁静、唯美的油画,景物、光影、色调所构成的意境透着虚静、柔和、寂寥的力量。
△摄于金钟水库
上海长大的李江,从小的梦想是做一个画家,也如愿考入当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那里吸取成就人生的宝贵养分,师从名家名师,审美语境的教化影响着他未来的美学人生。在石岐岐头的李江工作室,挂着1988年李江读大学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长张仃先生相赠的篆书“抱质怀素,虚静则明”,张仃用这幅字换了李江的一件雕塑作品。这句话表达庄子哲学中“自然、自由、虚静”的美学精神,它仿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李江,使他的艺术风格亦透着这种审美意境。
△学生时代
△1988年,张仃用这幅字
“抱质怀素 虚静则明”
换了学生李江的一件雕塑作品
大学毕业几年之后,在1993年,李江来到中山,自此扎根。他从事的工作是商业摄影,这让他成了一名职业摄影师直到现在。李江的画家梦还在,除了平时有空就画上几笔,2011年他专门去广州美术学院读书研习油画。近年,还把他掌握的油画色彩关系运用到摄影创作当中,因此,他的摄影作品才会呈现一种油画的感觉,光影、色调、构图呈现的美深深吸引着观者。
△有空就画画,
把油画的色调关系用到摄影上,是李江擅长的。
△《小池塘》表达的是一种宁静,
梭罗《瓦尔登湖》的宁静,
自然、自由之美,
亦借鉴瑞典画家佐恩的手法。
△《松软的落叶》取材于中山南朗崖口,
岭南水乡的景物,色调、情绪却处理成
法国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
这表达了李江的心境,也是他强调的
艺术的“以物鉴心”。
李江并不纠结于艺术手段,有人问他,用画笔画画与用摄影“画画”,有无轻重之别。李江会说,手段当然是不同的,画画等同于修炼,需要沉淀;而摄影加后期制作出来的作品,也是艺术,实现起来却容易得多;然而只要能够表达内心、表达美,各种手段都可以。
△《树影》,中山福获村
手机随手拍的地上一汪积水的倒影
后期加上暖色调
△《一只鸟》,中山翠亨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李江近年都用手机拍摄,包括他这次摄影展的作品。手机方便,随时能够捕捉,在他看来,只要能传达情绪,以物鉴心,哪怕针孔摄像机都是可以使用的。这就是李江的轻松、开放的心态,他注重的是把捕捉回来的受到触动的内容,通过后期的色彩处理,来达到他所追求的美,成为他的艺术语言。
面对艺术,放松的心态很重要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统筹:阿占
◆文+/记者 詹琪琳
◆视频+,图+/记者 孙俊军
◆视频后期:易承乐
◆编辑:詹琪琳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