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是“挺起‘产业脊梁’——中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调研”系列报道。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中国家居看佛山 有家就有佛山造”,佛山是全国最成熟、全球最大的泛家居和建材产业链集群制造基地,集群规模超万亿元,孕育了东鹏瓷砖、佛山照明、箭牌卫浴等知名佛山品牌。当前,中山也正在培育“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同样都是制造业大市,“佛山制造”为何总能输出国内知名品牌,佛山企业在品牌打造方面的思路可否为中山提供借鉴呢?采访团一行前往佛山市一间知名陶瓷企业金意陶集团寻求答案。
在金意陶的展厅里,瓷砖样品如同一幅幅油画作品被装裱起来,细腻的纹理在射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各类精心打造的陶瓷艺术品穿插其间。2015年,金意陶做出一项在陶瓷行业具有突破性的决策——以高于行业同等职位两倍的薪资,聘请了意大利资深设计师主导中高端产品的研发设计。这在当时堪称“行业首例”,不仅打破国内陶瓷企业依赖本土设计的传统模式,更通过引入国际前沿审美与工艺标准,抢占“微笑曲线”的两端。
金意陶集团副总经理侯波:“新的一代企业口号我们叫‘金意陶瓷砖 不一样的瓷砖’,因为大家买瓷砖的时候买的是差异化,我们这样一个定位实际上也是一个企业战略的差异化的定位,在瓷砖这个行业里边,我们本土用到的很多的供应商,比如设备的供应商、材料的供应商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所以我们说如果想不一样要在源头上解决,所以我们就有了和国外一系列的合作。”
2011年,金意陶率先推出具有逼真纹理效果和自然的“老船木”木纹产品,后来又独家推出糖果釉工艺,推出了古韵逸香、水墨山河等产品,成为行业内国风风潮的引领者;近两年,企业又开始积极研发和推广艺术金属工艺,始终保持“领先”和“差异化”的市场战略。公司还成立了自己的产业研究院,研发团队有着一套完整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体系,时刻在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上抢占先机。
金意陶集团副总经理侯波:“实际上品牌和产品它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当然品牌是需要产品去支撑的,产品则是需要品牌去赋能的,实际上最基础一点,首先企业你要去做品牌的定位,品牌的定位就决定了你的产品的定位,那么产品的定位反过来又会促进你的品牌持续地推广。”
不单是金意陶,在品牌塑造方面,佛山近年来提出了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IP,打造了一批家居领域“佛山标准”产品,成功塑造佛山制造工业优品“优品无忧”的品牌形象,通过实际行动极大地提升了包括陶瓷在内的泛家居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陈梓兴:“跟佛山相比,目前中山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力度如何?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中山市企业品牌促进会副会长李江:“不少企业仍停留在‘重生产 轻品牌’的思维中,缺乏像金意陶‘差异化定位+全场景解决方案’的顶层设计,导致品牌辨识度不高,金意陶通过‘一站式交付’‘质感生活节’等服务模式,重构了行业价值,而中山企业往往停留在单纯卖产品阶段,缺乏用户体验和服务链条的深度延伸 。”
记者陈梓兴:“您认为企业的品牌意识认知落差是否也导致中山企业‘星星多 月亮少’?如何破解这一局面?”
中山市企业品牌促进会副会长李江:“中山要破解‘繁星满天 缺少明月’的困局,需要做好三件事,以差异化破局同质化,学习金意陶‘聚焦高端市场 打造独特性’的战略,中小企业可借鉴金意陶‘中意联合研发’‘国际技术引进’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跨行业联盟,比如说我们可以与深圳的设计机构联动,快速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记者陈梓兴:“政府和社会应如何协同提升企业的品牌意识?”
中山市企业品牌促进会副会长李江:“一在政策层面,可设立‘中山品牌跃升计划’,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获得设计大奖的企业给予专项补贴,二在产业生态层面,我们可以借鉴佛山‘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联盟经验,由政府和协会牵头,整合中山特色产业集群,比如说我们的五金、红木等等,打造‘中山质造’区域品牌IP,通过联合参展、统一标识提升集体影响力。”
【记者手记】
金意陶的经验启示我们,品牌建设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战略定力、创新魄力和生态合力。中山企业若能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引擎,以差异化破局,在政府和社会支持下,定能涌现更多“行业明月”,照亮“中山制造”高质量发展之路!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苏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