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陌邻”!乒乓“小球”转动中山基层治理“大作为”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江慎诺 发布:2025-09-2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台风“桦加沙”刚过,中山的空气里还氤氲着雨后的清新,而遍布各镇街的党群服务阵地已迅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与温度。从东区街道远洋社区的乒乓球友谊赛,到港口镇新港社区的趣味运动挑战赛,再到火炬高新区博凯社区的乒乓球公开赛以及小榄镇东区社区的乒超友谊赛……一场场以乒乓球为媒介的社区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些赛事超越了竞技范畴,成为连接邻里情感、激发社区活力、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的生动实践,共同勾勒出一幅“党群连心、和睦亲邻”的温暖图景,也为中山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走深入实写下鲜活注脚。

以球为媒打破隔阂
从“对门不识”到“温情睦邻”

在现代城市丛林的高楼大厦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不少社区邻里关系的无奈写照,但中山却借助一颗小小的乒乓球,融化了邻里间无形的薄冰。

“好球!”“打得漂亮!”远洋社区“幸福邻里”小区乒乓球友谊赛的现场不时传来喝彩声。只见天蓝色球台上,乒乓球划出优美弧线,老、中、青三代球友同场切磋,其中最年长的参赛者已逾古稀。赛场边,邻里们围坐一堂,不为特定选手,只为每一个精彩回合由衷喝彩,热烈掌声送给每一位参与者。

远洋社区“幸福邻里”小区乒乓球友谊赛正在举行。受访者供图

刚参加完比赛的慧姐笑着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比赛认识了这么多好邻居,以后在小区里散步,打招呼的人都多了不少。”这种“以球会友”的模式,让居民们在轻松愉悦的体育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打破隔阂,实现从“陌邻”到“睦邻”的转变。

博凯社区第三届乒乓球公开赛赛事通知一经发布,便迅速吸引超200名爱好者报名,年龄跨度从7岁到69岁,最终153名选手成功参赛。他们大部分来自该社区内多个小区,也不乏闻讯专程从市内其他区域赶来参与的乒乓球爱好者。

赛事根据年龄等情况,科学划分为8个组别。少年儿童组选手的专注坚定,青年组选手的激烈角逐,老年组选手的从容气度,共同构成了社区活力的多元画卷。58岁的张阿姨步伐稳健、回球精准,攻守之间章法井然。她爽朗笑道,“我就是来和老朋友们切磋交流,输赢不重要,开心最关键!”赛后,意犹未尽的唐先生与陈先生更是当场相约,要另寻时间“再战三百回合”。

博凯社区的比赛还设有团队赛,采用“4男+1女”混合编队模式,囊括男单、女单和双打项目,既强调了团队协作,又增添了比赛趣味,成为赛事的一大亮点。许多参赛队员赛前素不相识,通过一段时间共同备赛训练,迅速磨合成为赛场上的默契搭档。赛场下,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啦啦队”更是热情高涨,每当自家小区队伍得分,齐声呐喊的助威声浪瞬间点燃全场。乒乓球与球拍清脆的撞击声、观众忘情的加油声、选手得分后的欢呼声,交织成一曲热闹非凡的“邻里交响曲”。

新港社区“趣运动·乐邻里”挑战赛现场。受访者供图

新港社区的“趣运动·乐邻里”挑战赛创新性地采用全年龄段组队模式,每支队伍以家庭或邻里为单位,包含儿童、青少年、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长者5名队员,吸引21支队伍带来一场融合欢笑、协作与温情的邻里运动盛宴。活动现场,平时少有交集的邻居们迅速组成“运动联盟”。一位住户开心地分享道:“平时邻居之间很少串门,这类活动特别好,让整个小区洋溢着一起运动、一起欢笑的邻里友好氛围!”该住户透露,赛后队员们不仅分享了奖品,更成了时常相约锻炼的运动伙伴。

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
居民群众更成为社区公共事务“主理人”

一系列充满活力的社区体育活动背后,是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的核心引领与精心组织。远洋社区第三居民区党支部的党员们组成了一支特别的“啦啦队”,他们不仅是热情的观众,更是党群关系的润滑剂,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对社区体育设施可持续运营和维护的普遍性难题,远洋社区的居民们展现了自治智慧:他们自发组建“乒乓球设施维修基金”,自愿筹资用于场地的日常维护和设备更新,并轮流参与设施检查和小型维修。

远洋社区党支部成员为参赛者加油助威。受访者供图

该党支部书记骆影霞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这一举措不仅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更在共同呵护中增进了邻里互动,形成了“人人爱护、人人维护”的良好社区氛围,有效推动着社区治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让居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被有效激发,从过去被动接受管理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理的“我要做”,为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这也表明,当党建活动与社区生活、居民兴趣点深度融合时,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得到实质性提升。”骆影霞说道。

据悉,乒乓球小区友谊赛是远洋社区“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的重头戏。该“体育嘉年华”已吸引2000余名居民群众参与其中,不仅有效激发了社区居民的运动热情,更为营造“党群连心 和睦亲邻”的良好氛围打下坚实基础,成为连接每家每户的“邻里纽带”。

在博凯社区,乒乓球公开赛的成功举办同样体现了党建引领下的资源整合能力。赛事不仅吸引了广大居民,还特别邀请兴中集团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党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在服务中无私奉献,密切了党群关系,展现了新时代党员的良好风貌。小榄镇东区社区则将乒乓球赛作为第七届体育文化艺术节的重头戏,视为社区党委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推进党群服务阵地提质增效的具体行动。

博凯社区在赛事举办过程中,还充分链接“百千万工程”帮扶力量,得到爱心商家的鼎力支持,探索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其中,中山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长江分理处赞助饮用水20箱和纸巾1箱,为炎炎夏日里拼搏的选手和忙碌的志愿者送去清凉;极点乒乓则专门为少年儿童组别的前四名定制奖品,鼓励孩子们保持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这种“社区牵头、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模式,拓宽了基层治理的同心圆。

小榄镇东区社区举办的乒乓球赛场上,十分热闹。受访者供图

小榄镇东区社区的乒乓球赛场上,激烈的比赛之余,党员群众也热烈讨论着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小区创建工作。如何有效利用小区物业管理处、架空层、廊道空地等空间,建设集党员活动、便民服务、议事协商、邻里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小区服务活动阵地,成为居民们关心的热点话题。“体育赛事无形中成为汇聚民智、激发民力的平台,推动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深度参与。”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纵观中山多个社区以乒乓球赛事为切入点的实践,其产生的效益是多元且深远的。一颗乒乓球,成为社区和谐的“催化剂”、邻里温情的“倍增器”,其背后折射的是中山在探索“以党建为引领、以体育为载体、以居民为主体”基层治理创新路径上的深思与实践。随着更多社区持续深化这一模式,更多居民将在方寸球台上切磋技艺、收获健康,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解、凝聚共识,生长出一种更具韧性、更富温情的社区共同体,也将带动更多“党群连心、和睦亲邻”的温暖故事在中山持续上演,为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富有启发性的“中山样本”。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