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百千万|国庆假期新去处!五桂山长坑郊野步道将开放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陈雪琴 李颖奇 发布:2025-09-26

郊野步道穿林绕溪,百米瀑布藏于深山,客家村落与水库碧波相映成趣……作为中山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五桂山长坑郊野步道正进入收尾冲刺,计划国庆期间向市民揭开面纱。

步道拥有全长约5.1公里的生态步道,不仅串联起长坑水库内山林、碧水、瀑布等景观,更连通了南桥和平村等村落、岐澳古道、红色景点等人文地标。记者近日深入体验,提前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魅力。

五桂山长坑水库。记者 盖刘宝 摄 

沿山跋涉俯瞰水库全景

从坦洲快线转入城桂路,绕过潺潺流淌的北台溪,五桂山长坑郊野步道的门楼便映入眼帘。站在门口的步行栈道上抬眼望去,复古石板街依山就势铺展,在层叠山林中蜿蜒前行。沿着栈道每行至几百米,便能看到一个观景平台,它们或临溪而建,或藏于竹林间,或正对绵延的瀑布。大家可在不同点位,欣赏到“咸蛋黄”般的落日或者日出、翠绿色的长坑水库全貌、和平客家村落风光以及瀑布磅礴的景致。

“整个步道全长约5.1公里,分为AB两段,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中山公用工程长坑郊野步道项目经理田梦黎介绍。A线难度适中,适合亲子家庭漫步赏景;B线为“勇者”模式,保留了更多野趣路段,可近距离感受瀑布上游溪流的原始风貌,为户外爱好者带来满满的挑战乐趣。

栈道与水库。记者 盖刘宝 摄

采访当天,记者一行人实地体验了这条步道,沿水库前行,山野的清新与水库的碧波交织,让人沉醉在自然之美中。大约行至全线三分之二的位置,一段沿着小溪、隐于竹林的石板路出现在眼前。潺潺溪水沿石板街蜿蜒,清风穿过竹梢沙沙作响,黄澄澄的野柿子和青绿色的野柚挂在枝头,别有一番趣味。再往前行数百米,一道落差近百米的瀑布骤然现身,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溅起细密水花。这一刻,“藏于深山”的生态宝藏,化作了市民触手可及的自然画卷。

生态理念贯穿建设全程

作为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之一,长坑郊野步道整体投资超2700万元,项目一期工期为100天,目前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施工人员正在争分夺秒抢抓工期,推进管道埋设、碎石路面铺设、指示标牌安装等收尾工序,确保项目在国庆节前全面完工并对外开放。

五桂山长坑郊野步道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该公园坐落于五桂山长坑水库林区内,而长坑水库作为一级水源保护地,如何在生态保护与游客体验之间找到平衡,是项目的核心考量。“我们前期就考虑到水源地保护的特殊要求,特意联动林业、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实地勘测16次,前后优化4版设计方案,最终选定对环境扰动小、成本优的路线,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田梦黎说。

步道坚持原生态建设,与自然融为一体。受访者供图

为践行生态理念,步道建设最大限度保留了驴友原有道路,平路不做硬底化处理、不进行扩建,只在陡峭的上下坡路段用石材铺设阶梯,以此减少对自然地貌的破坏。“步道坚持原生态建设,与自然融为一体。”田梦黎补充说,项目在施工中也格外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为保持自然风貌,项目特意选用大块石材铺设阶梯,但单块超百斤的石材也带来了运输难题。最终,施工方中山公用工程采用轨道车、骡马运输、无人机吊运相结合的运输体系,以生态、环保的方式完成建材运输,将“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施工原则落到实处。

步道计划于今年国庆期间对外开放。针对市民游玩安全与生态保护,田梦黎提醒,一是严禁携带火种上山,全程禁止吸烟;二是不得乱扔垃圾,垃圾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更会大幅增加山地垃圾清理转运的难度,加重后续运营维护压力;三是上山前需提前评估自身身体状况,爬坡时避免过急,若感不适要及时在安全地点休息。

景点串珠成链推动全域发展

孤立分散的景观,往往难以充分释放自然资源的综合价值,更无法形成可持续的价值闭环与发展势能。对此,五桂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彦表示,对自然资源富集的五桂山而言,他们正计划以长坑郊野步道为“链接器”,凭借“串珠成链”的系统思维整合周边资源,构建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最终实现山水活化、村庄兴旺、百姓致富的多赢局面。

长坑水库。记者 盖刘宝 摄 

具体而言,长坑郊野步道以廊道、石板路、竹林溪水、瀑布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为纽带,巧妙串联起沿线的南桥和平村等特色村落、岐澳古道、密林水语度假区及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文化景点。通过这样的串联,不仅实现了核心生态资源与潜力特色村落的连通,更实现了资源网络的互补。游客从村落可以轻松走进山林,沿郊野步道漫步后,又能直达下一处景点,实现了“从看风景到住下来、再到深度体验”的转变,极大延长了消费链。

“步道建成只是起点,让它‘活起来’‘火’起来,真正带动百姓增收,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陈彦表示,一方面,他们将探索长坑郊野步道与“密林水语”度假区的联动合作,引导游客在体验步道后前往度假区游玩,助力实现“过夜游”“多日游”,切实留住人气;另一方面,将打造徒步、越野跑等品牌赛事活动,吸引户外爱好者群体,同时鼓励沿线村落发展户外登山配套业态,丰富消费场景。

步道运营方中山市悦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梁毅强也表示,除了国庆期间提供饮用水补给、接驳车等便民服务外,后续他们将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引入咖啡室、文创展厅等业态,进一步完善公园功能,提升游客体验。

总策划:伍学标 李庆辉  
总统筹:程明盛
统筹:吴森林 黄凡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