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丨中山防“风王”:以万全准备,护百姓平安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卢兴江 发布:2025-09-2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9月25日清晨6点,中山东区街道库充市场附近的早餐店主陈姨掀开卷帘门,指尖触到的雨棚干燥如新。昨夜呼啸的风声仿佛还在耳畔,门前的大树却只落下几片残叶,路面被环卫工清扫得干干净净。

不远处,小区居民周先生擦去车身落叶,驾车开启一天的“滴滴”生活。周先生的心情很好,原因是往年台风后得绕路,这次他连导航都不用改。这份“风过无痕”的从容,绝非运气馈赠,而是整座城市提前织就的安全防护网。​

对于中山而言,台风侵袭并非新鲜事,强台风、超强台风也曾多次影响这片土地。不过,即使有着丰富的“防台风”经验,中山依旧不敢松懈。当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逼近时,全市立即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投入防御工作。这背后,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是对“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原则的坚守。从最坏处着眼准备,向最好处努力争取,中山再一次以不折不扣的行动,筑牢了抵御台风的坚实防线。


未雨绸缪:
立体防控抢出“安全提前量”​

防台的胜负,早在风雨来临前便已定格。中山的从容,始于预警发布后争分夺秒的准备,以“海陆空”立体防控抢出关键先机。​

9月22日,气象预警刚发布,全市防台立刻启动。渔港码头内,执法船艇来回巡航,北斗系统实时追踪每艘渔船动态,工作人员通过高音喇叭与微信群反复催告。至当日14时,561艘在册渔船全部回港,2200多名渔民拎着行李上岸,船缆用加粗麻绳双层加固,渔网整齐堆进防潮仓库。“往年总有人舍不得渔获拖延,这次提前三天反复沟通,一个都没落下。”码头值守员老张的话透着底气。

9月22日上午,不少渔船陆续进入我市岐江河青溪路河段停靠避风。记者 缪晓剑 摄

​陆地之上,1500余名城管人员分成86个小组分片行动:修剪加固行道树,拆除松动广告牌,排查主干道隐患井盖。9月23日18时台风红色预警生效后,Ⅰ级应急响应迅速启动:22日20时起停课,23日11时关停所有工地景区,18时暂停外卖快递,20时全市停运,工厂企业全面停工。这一系列刚性举措,为安全筑牢第一道屏障。


​精准施策:
“绣花功夫”对接民生痛点​

全方位部署绝非“一刀切”,中山用“绣花功夫”直击群众关切,让准备工作暖到心坎里。

​三乡镇的文化广场上,数千辆汽车整齐排列——这里因地势高被提前开放为临时停车场,彻底解决了低洼区域车主“怕泡水”的心病。不远处的三乡文阁河排灌站,双人24小时值守,确保内河水位超标时,即可启动水泵排水,不让“街巷行舟”的悲剧重演。

三乡镇乌石村党委正转移独居老人,为老人锁好家门后带他到应急避护场所过夜。通讯员供图

​作为中山的“南大门”,坦洲镇在历次台风袭击中都是受影响最大的镇街之一。9月23日一早便由党政“一把手”带队,12个工作组进驻低洼村落。村干部挨家挨户敲门,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全程搀扶转移,当日便将2000多名渔民、近万名建筑工人安置到16个避难所。

西区街道中心小学体育馆内,80多名住简易房的农户和工人临时避难,桶装水、泡面、热水保证供应。


逆风而行:
应急响应筑牢“生命防线”​

9月24日,29.9米/秒的阵风裹挟暴雨肆虐,前期准备迅速转化为应急底气,“逆行者”们在风雨中筑起屏障。​

坦洲镇多处树木倒伏,综合行政执法局六个攻坚班组即刻出动。队员们的雨衣被风吹得鼓起,双手被树枝划伤仍不停歇,链锯声在风雨中回荡。

坦洲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清理倒伏的树木。记者 黄艺杰 摄

“早清完一分钟,救援车就能早到一分钟!”凌晨时分,中山市第六人民医院(火炬高新区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在风雨中疾驰,车内临产孕妇因道路受阻陷入困境,由于事先有应急预案,各环节对接到位,救援力量迅速响应,最终孕妇安全到院、宝宝平安降生。​

中山市第六人民医院(火炬高新区人民医院)医生为孕妇进行手术。 受访者供图

从市委书记在应急指挥室彻夜值守,到近1.9万名防汛人员轮班坚守,再到4000名救援力量前置重点镇街,这些身影正是“不可一失”承诺的生动注脚。​

备而不用:
治理温度藏在“多余”里​

“这么多准备没用到,是不是浪费?”台风过后的质疑,被“零伤亡、无重损”的结果有力回应。正如防汛常识所言:“防台风没有‘过度准备’,只有‘不够充分’。”​

中山城建集团转移的3360名施工人员、加固的90台设备,事后看来貌似有些“多余”。各镇街储备的大量应急物资,或许未大规模启用,但正是这些“备而不用”的举措,构筑起群众心中最坚实的安全感。实际上,这种底线思维早已融入体系:2025年汛前,全市更新3846名三防责任人数据库,完善预警“叫应”机制,排查1200多处隐患,储备17万立方米砂石与200万条编织袋。​

南朗街道龙穴村全民齐上阵,将沙包装车。记者 盖刘宝 摄

9月25日的阳光里,早高峰车流有序,菜市场蔬果新鲜,工厂商超照常营业。这场防台战的胜利,不仅是“零伤亡”的成绩单,更印证了城市治理的真谛:最宝贵的不是风调雨顺的侥幸,而是把群众安危放在首位的担当。中山的实践证明,每个环节的“超额准备”,都是守护生命的关键。


编辑  张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