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用水环境公司构建“1+n”防御体系,全力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通讯员 廖芷枫 发布:2025-09-24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面袭击广东。为全力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在中山市市政排水事务中心指导下,中山公用水环境公司构建起以“中心城区智慧排水平台为统一指挥中枢(1),多个下属公司协同发力(n)”的“1+n”立体防御体系,力筑牢城市防台防汛安全防线。

9月21日晚,中山公用水环境公司紧急召开防台防御工作部署动员会,明确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根本原则,一是要求全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要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力筑牢抵御台风“桦加沙”的坚固屏障;二是要求各单位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严守安全底线强化人员避险管理,坚决杜绝冒险作业;三是夯实防御基础,全面排查隐患,做实做细物资、设备、预案等前置准备;四是聚焦新员工等重点群体,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五是紧盯江门等潜在登陆核心区域,强化属地防御和应急联动。

智慧中枢高效调度
中心城区筑牢核心防线

中心城区作为防御体系的核心,在智慧排水平台高效调度下,各部门精准发挥专业优势,承担核心防御任务,为全市防台防汛安全提供关键支撑。

风险隐患大排查。一是累计完成辖区24个重要积水点、124条重点道路及边井、10座车行隧道管网的清淤疏浚,保障排水畅通;二是对辖区25个易涝点及104座泵闸站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巡视;三是完成103座泵闸站的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供电线路及应急电源进行全面排查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待机状态。四是针对“中心城区存量排水管网检测与完善工程”涉及的52个路段、75个施工点位,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临时应急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风险隐患。

应急力量前置布防。一是按照最高应急响应级别,337名抢险人员24小时严阵以待,配齐38辆巡查车、20辆清洗吸污车、27辆排水抢险车及35台水泵,总抽排水能力达35140m³/h;二是对19处关键点位提前安排值守人员排水设备及防汛物资,并根据实时情况动态优化翠景北、西环八路等历史积水点的布防策略;三是组建技术抢修小组随时待命,确保泵闸设备突发故障得以快速处置。四是挡水板、沙袋、预制水泵、移动方舱等共计约1万件防汛物资均已配置到位。

水质安全严守护。各污水厂建立小时级运行监控与应急上报机制,对水量、水质、液位、设备状态等关键指标进行密切监控,异常情况即时上报指挥部;制定完善停电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核心设备供电,坚决防范污水溢流污染事件。

智慧赋能提效能。安排专人24小时护航智慧排水平台稳定运行,确保实时生产数据、管道流量、水位、雨量等信息精准采集与传输。提前完成核心网络设备、服务器的检查维护,并协调运营商加固通信线路。同步深入检查泵闸站PLC自控系统,安排技术人员实时监控,确保远程控制可靠,为强降雨期间高效排水调度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属地协同精准发力
下属公司筑牢“最后一公里”防线

作为防御工作的“神经末梢”,下属公司立足属地实际,将防御措施精准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公用火炬防御工作全面深入。已组织288人应急排涝抢险队伍全员待命,配备12台排涝泵车、50台吸污车;累计完成辖区内23条重点道路边井清理工作,并对排水设施(包括农污低洼管网、拍门、电动闸门)进行专项巡查。在布防方面,针对陵岗牌坊等23处重点易涝点预置强排泵车,并在濠头村等5个重点村设立值守点,配备吸污车、作业车、发电机、水泵等防汛抢险设备。同时,公司全面检查维护所属泵站设备,加固转移室外设施,增加巡查监控频次,确保能按指令及时启泵排涝。

民众分公司防御部署精准周密。已完成22个易涝点及周边道路、2条隧道边井巡查及清疏工作,同步预置排水抢险设备及防汛抢险人员布防。公司194人应急排涝抢险队伍全员待命,安排专人值守67座泵站,确保排水设施及时响应。同时完成应急物资(沙袋、水泵、发电机等)和生产物资(PAC、次氯酸钠、PAM)双保障到位。

大涌项目聚焦厂区安全,细致排查整治有限空间及排水泵设备,清疏下水道及雨水管网,检查强排水泵;加固修复构筑物门窗、广告牌等;应急仓库物资(对讲机、沙袋、水泵、发电机等)储备充足。

黄圃公司强化厂区防护,全面检查厂区电器设备、池体、构筑物及完成厂区内设备固定工作,对裸露电箱加覆防水布,做好应急仓库及保安室备有防汛沙袋等物资储备工作。

江门公司确保设施安全与运行监控,已完成对重点村组设施(建筑、设备、进出水、门窗)安全排查工作,并做好双热防控工作。密切监控运维平台及站点视频,及时调整运行策略,并动态跟踪通报台风信息。

当前,超强台风“桦加沙”步步紧逼,防御工作已进入决战时刻。从中心城区的智慧指挥中枢到各下属公司的基层坚守阵地,中山公用水环境公司全体人员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紧密协同,严阵以待,全力守护城市排水安全与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国有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本文图片由中山公用水环境公司提供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包凯莹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