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 中山市人民医院AI医疗场景深度创新应用,赋能智慧医疗!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王帆 发布:2025-10-16

患者只需询问AI导诊数字人、医院小程序AI导诊,就可知道应该挂什么科室的医生;候诊时与AI对话,预问诊报告数十秒自动“丝滑”生成,马上传到医生电脑上;医生不再埋头打字,语音大模型可识别医生话语,生成病历;AI“诊断”病理科切片、自动识别结节、进行心脏冠脉CTA重建……

如此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医疗场景,正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成为现实。患者踏进医院后,可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

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肖学红正在查看AI系统。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近日,记者从中山市人民医院获悉,近年来,该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了“三位一体”为基础的智慧医疗体系。在这里,AI与医疗这对“黄金搭档”逐渐实现深度融合,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并应用于医院各个科室辅助医生开展诊断,让医疗更高效、更安全、更有温度。

人工智能覆盖“诊前、诊中、诊后”

“我最近感觉到左下腹部隐痛,应该挂哪个科的医生呢?”“您的左下腹隐痛持续了多久?”“疼痛的情况如何?”近日,市民李先生(化名)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小程序最新上线的AI导诊功能中,与AI进行对话,并填写了症状和病史等情况。

患者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小程序中,与AI导诊进行对话。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针对您的症状,建议您前往消化内科、特诊·消化内科、夜间·消化肿瘤外科进行就诊。”很快,AI系统为他提供了导诊建议,并对建议就诊的每个科室的特点、亮点等,进行科普介绍,让李先生能够一目了然地获悉重点。

随后,系统跳转李先生症状匹配科室的挂号链接,帮助他完成挂号。

此外,当李先生踏入中山市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时,这里同样有帮助他挂号的“AI导诊数字人”。

这是去年中山市人民医院启用的新应用服务,市人民医院也是全省首家启用此类服务的医院。“AI导诊数字人”可以24小时提供服务,准确地回答患者关于寻医问诊的相关问题,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中山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堂的“AI导诊数字人”,可准确地回答患者关于寻医问诊的相关问题。通讯员供图

据悉,中山市人民医院的门诊量每年达290多万人次,周一到周五每天有1.2万多人次,周六日每天门诊量达3000-4000人次。按每天1万多人次的门诊量计算,其中需要导诊服务的患者占30%-40%。

“AI导诊、AI导诊数字人为患者带来快捷、智能、温暖的诊前服务,受到市民欢迎,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医院的导诊人力。”中山市人民医院信息科副科长、主任技师苏韶生表示。

在李先生完成预约挂号后,AI系统又化身为“医生秘书”,为他开展预问诊。当李先生告诉AI病情病史后,系统自动生成问诊报告。

该报告马上回传到信息系统的工作站,他的病历同步“智能问诊”报告中,门诊医生打开电脑系统即可看到。

“以往患者与医生在诊室见面时,才能和医生交流病情,现在有了AI预问诊后,患者还没见到医生,医生已经知道患者的大概情况。”苏韶生介绍,这样可更全面了解患者,并且缩短了医生问病史、打字录入病历的时间等。

中山市人民医院运用云知声语音识别系统与门诊电子病历集成,提升医生病历书写效率。通讯员供图

在诊中,该医院还运用了云知声语音识别系统与门诊电子病历集成,提升医生病历书写效率。

该系统结合语音识别技术采集医患对话数据,经大模型识别修正,将对话转化为病历文书,医生仅需简单微调即可使用,此举成为医生“减负神器”。

记者了解到,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中,数字化技术可谓覆盖各种就医场景。当患者进入缴费环节时,无论是采用医保支付还是自费支付,都可在手机微信端、院内自助机中,实现自助缴费,大大提升了就效率。

市人民医院推出的“智慧药房”,开启了该医院药房的“智能时代”。通讯员供图

取药环节同样充满“智能”元素。市人民医院已推出的“智慧药房”,开启了该医院药房的“智能时代”,实现了患者取药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

而当患者需要做检验检查时,市人民医院的智能医技预约平台,可自动帮助患者预约检查。检查时间、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实时推送信息告知患者,如果预约的时间与患者时间安排有冲突,患者也可在小程序上自助修改检查时间。

市人民医院的“预住院”缩短入院手术前的等待周期。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而当患者需要住院时,市人民医院的“预住院”实现“虚拟床位”进行检查检验,助力患者缩短入院手术前的等待周期,平均住院日减少1-2天,提高床位周转率。

另外,该医院的“全院一张床”,进行床位系统化智能化动态管理,实现“跨科专管、学科相近、医生跟着患者走”,目前全院床位使用率从78%提高到95%以上。

在诊后,医院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患者推送随访信息,调查满意度、专科治疗情况等,或通过AI语音电话与患者沟通,并根据患者满意度对科室进行质量控制,督促改进等。

医生的“超级助手”

推出多模态智能化医学影像集成平台

近来,中山市人民医院还推出“1+5+X”多模态智能化医学影像集成平台,融合各类检查影像,精准分析血管、心脏等,模拟手术预后,辅助医生进行影像断。该平台在国内医院中属于领先水平。

“1是指1个影像集成平台,5是指5个影像专科,X是指众多小专科可兼容。”苏韶生介绍,比如在三甲医院,患者的影像专科检查分得很细,包括CT、MR、X光、B超、PET-CT、内镜、导管检查等,每类检查的成像原理也不一样。

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医生正在进行AI肺结节筛查工作。通讯员供图

据悉,影像集成平台可以整合、配准、融合并可视化来自不同医学影像设备(模态)获取的图像数据,即融合CT、MR、X光、B超、PET-CT等的图像数据,通过高级后处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立体、精准的病灶信息和解剖结构视图。

“没启用影像集成平台之前,患者的多种影像检查结果,需要医生逐个来解读,现在融合后,呈现在医生面前的是三维图像,非常立体。”苏韶生补充介绍,此举可显著提升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另外,该影像集成平台运用在影像诊断时,PET-CT/MR融合可同时清晰显示病灶形态、大小、位置及代谢活性;运用在放疗计划时,可辅助医生精确勾画生物靶区,在融合图像上区分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或危及器官,提高放疗的精度,减少副作用。

PET与CT的图像实现融合处理。通讯员供图

而当该平台应用在疗效评估时,医生通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多模态影像融合对比,可直观、定量地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如腹主动脉瘤术后复查后,通过该影像集成平台,医生可直观监测患者术后是否有内漏发生等。

一张病理切片的细胞数量数以万计,病理医生要在显微镜下从无数个正常细胞中,筛选出病变的细胞,并根据医生经验进行判断,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因疲劳导致漏诊。

如今,市人民医院将AI与病理检查进行融合,通过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把切片数字化后上传到AI病理平台,通过病理AI大模型为医生作出辅助诊断,让诊断更快捷更精准。

以往,医生在进行肺部CT检查时,人工阅片易遗漏≤5mm的小结节,漏诊率达30%。市人民医院引进的“肺结节AI”则可自动检测、定位、定量分析和良恶性风险评估肺部结节,它就像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读片专家”,能快速、准确地分析患者的医学影像,帮助破解“大海捞针”难题,锁定早期恶性结节。

“肺结节AI”可自动检测、定位、定量分析和良恶性风险评估肺部结节。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AI系统的判断标准一致,不会疲劳,能发现微小病灶,减少人为主观差异,同时,AI可以快速处理大量图像,缩短重建和出报告时间,患者等候时间也相应减少。”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肖学红表示。

AI还运用在心脏冠脉CTA重建。在市人民医院,患者的心脏血管CT原始图像自动输入AI系统后,AI系统马上根据300多张图片,在几十秒到两分钟之间,自动重建出立体图像,并标记血管名称、显示狭窄部位及程度,医生可直观看到结果。

“AI对心脏血管的狭窄程度,有更专业的量化分析和测量,每一段都测量得非常精确,以往靠人工测量,非常耗费时间。”肖学红告诉记者,根据AI测量和分析结果,医生可分析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或保守治疗等,此举对精准治疗方案的形成,帮助很大。

颅内动脉三维重建成像辅助中山市人民医院医生进行诊断。通讯员供图

此外,该医院的AI还应用在血管分析、脑灌注、肺动脉介入、颅内动脉三维重建成像、颈动脉三维重建等。

AI大量运用在质量控制中
为医疗安全“上锁”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山市人民医院在呼吸内科已推出“智能化电子病历”服务,通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醒异常指标,评估高危险因素,评估病情,推荐诊断,推荐治疗方案,自动生成病历,提高医生工作效率与医疗质量。

“AI系统可以自动根据患者的住院情况、身体情况、抽血结果、手术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比如评估患者血栓风险发生率,推荐相应的干预措施等。”苏韶生告诉记者,电子病历的AI医生助手模块,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自动生成入院记录,生成病程记录。

AI还大量运用在该医院的质量控制中,为医疗安全“上锁”。病历质量直接关系医疗安全,在市人民医院,AI成为医疗质量“把关人”,可深度扫描病历中的质控缺陷,并辅助医生修正,确保病历准确完整,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另外,对于医务部门最关心的重点指标,AI可在业务系统进行提取,对运营数据、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帮助业务部门提升运营质量。

“从诊前智能导诊,到诊中决策辅助,再到诊后随访,市人民医院用AI赋能临床,让医疗更加安全,让医学更有温度。”中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王伟佳介绍。

王伟佳表示,接下来,中山市人民医院将继续探索将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于医院运营、管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环节,实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助力医院完成数智化转型。


编辑 王帆  二审 徐钧钻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10月21日起,中山将适时人工降雨
非原创 37684人浏览   2025-10-17
连续三晚,中山这个高速收费站禁止通行
非原创 24902人浏览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