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海成 | 葱油饼的味道(我们/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资海成 发布:2025-10-16

那年,我刚从村办小学考入一所镇办中学。那个时代,我们镇有两所初中,一所是市直属重点中学(有高中),一所是镇办普通中学。全镇考不进重点中学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基本都能进镇办中学,我是给镇办中学收留的那种。

现在想想真愧疚,小学六年基本没怎么认真读过书。读小学六年级时,离我们学校不远处,正在修铁路,工人们在平地基,我们几个平时不怎么喜欢读书的“同党”一商量,一起到工地帮工人免费推装满泥土的人力斗车。返回时是空车,我们就坐在斗车里,让工人拉着,享受沿途的风景,到放学的时候,再背着书包回家,骗过了家长。到年底,还是一个到我家做衣服的裁缝见到我在工地“干活”,随后告诉母亲我的优秀“事迹”,真相捅破后,我免不了母亲的一顿责骂,从此,我也再没有上“工地”了。由于自己天资平庸,又没有认真学习过,所以,小学的成绩差得不好意思说。小学的基础没有打好,所以,到了初中基本听不懂,对学习也没啥兴趣,在学校也是浑浑噩噩混日子。

真正改变我的是妈妈的那次“造访”。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太阳像火烧一样,地上十分烫脚。我正在上历史课,语文老师来到教室门口找我,说有人找。听到老师的声音,同学们齐刷刷地把头往窗外看去。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课室外,头发蓬乱,脸黝黑而通红。我假装没有听见,不愿出去,怕同学们笑话,只是默默低下头,不敢正眼看母亲,以消极的抵抗来保护我那卑微到尘埃的自尊心。见我不愿意出来,母亲也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和语文老师交代了点什么,就知趣地往回走。这时,我偷偷地往窗外看,见到了母亲的背影,手里拿着一根小碗粗、两头尖的圆木扁担,白色的“的确良”已完全湿透。那时,我真想冲出教室,喊一声“妈”,可脚就像灌了铅一样迈不开,勇气最终被可怜的自尊心打败了。

 下课后,语文老师找到我,说我妈给我带了点东西,要我去拿。老师见到我,递给我一个牛皮纸袋。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一股久违的香味扑鼻而来,里面装着四个还有温度的葱油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能吃到葱油饼也算是一种奢侈了。那天的饼,不知为什么,特别的香。

 事后,我才知道,那天凌晨5点,母亲挑着一担一百斤左右的麦秸秆,赶了十五里的泥巴路来到镇集市。整整一个上午,才把麦秸秆卖了,买了四个葱油饼,全都给我了,自己是空着肚子来,又空着肚子回,其间,只是在路边的小溪边,喝了几口溪水。母亲在讲事情的经过时,显得从容淡定,没有责怪我,反而怪自己没用,没有给我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她说“爹妈是农民,这辈子只能在泥土里盼收成了,希望你能好好读书,靠自己改变命运。”

 或许是母亲的行为唤醒了我麻木沉睡的心灵,从那以后,我拼了命地读书,凌晨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半睡觉,风雨不改,坚持了一个学年。成绩也从初一进校时班级倒数前三,到初二时,进入班级的顺数前三。初三毕业时,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顺利考入市重点高中。后来,遂母亲所愿,我考入了大学,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如今,每每回老家,总要到集市买几个葱油饼尝尝,但总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5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10月21日起,中山将适时人工降雨
非原创 37684人浏览   2025-10-17
连续三晚,中山这个高速收费站禁止通行
非原创 24902人浏览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