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球、运球、传球、断球、拼抢……场上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这是10月15日晚,中山火炬高新区全民健身广场篮球场“光BA”的火热场景。
当晚,湾区光谷“农行杯”第三届“光 BA”篮球赛正式打响,接下来的一月里,光电企业将在汗水与友谊交织的篮球场上再次书写“赛与光”的故事!

一条光电产业链的持续“奔跑”
光电产业,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光电子、激光技术、光纤通信等多个领域,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光谷”创建成立。中山光电光学产业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沉淀,已成为中山市、火炬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山火炬高新区聚焦健康医药、智能装备、光电信息、新能源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推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正全力打造”湾区药谷“”湾区光谷“”湾区智谷“。作为中山光电光学产业核心区,火炬高新区集聚了联合光电、弘景光电、博顿光电、光大光学、舜宇光学、金鼎光学、台光电子等近200家知名企业,其中光电光学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超600亿元。

火炬高新区在电子信息元器件、光学成像元器件、光电显示、光通信器件和激光装备制造等五大领域形成优势,形成上下游齐备的光电信息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光学冷加工基地之一,先后获批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光电产业)基地、省级光电特色产业园和省级光电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目前,火炬高新区光电信息产业拥有2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企业、4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5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8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9家上市挂牌企业。
“光BA”既是企业交流的“连心桥”,也是产业生态的“活力源”。一场篮球赛,看似与产业关联不大,实则有着必然联系。
从“光BA”赛事,可以看到一条光电产业链的持续“奔跑”。
2023年,首届“光BA”打响的这一年,中山光电政策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2023年初召开的中山市委经济会议上,首次提出打造包括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光学等产业在内的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二是同年底中山市印发了《中山市推动光电光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
2024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聚焦光电成像及新型显示等细分领域,布局建设光电产业基地,做精做细光电产业链条,打造“湾区光谷”。2025年全市高质量大会召开,中山出台一揽子政策,其中便包含《中山市进一步推动光电光学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
光电产业是中山“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之一,是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得到了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市委书记郭文海多次关心光电产业的发展。早在2023年首届大珩光电产业论坛暨2023首届光电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上,郭文海表示,要依托中山光电产业发展良好基础,全力引进强优企业、科创平台落户,把光电产业打造成支撑中山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今年4月3日,市委书记郭文海到弘景光电调研时,勉励企业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把握当前机遇,加快增资扩产,更好发挥牵引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打造优质产业生态圈,支撑中山光电产业做大做强。

从首届“破圈出道”到如今“迭代升级”,“光 BA”早已超越体育赛事本身,成为“以球为媒、以赛兴产”的创新载体。第三届“光BA”更紧扣火炬高新区“拓展产业链合作”要求,带来四大升级:赛事流程“提质”,让企业互动更高效;产业论坛“提智”,邀专家翘楚共话发展;招商模式“提效”,引优质客商共寻商机;宣传矩阵“提能”,让“湾区光谷”声音传得更远。
从这里出发,在这里发“光”
弘景光电今年迎来“高光时刻”。
这家于2012年落户火炬高新区的光电企业,从当初的一粒创业“种子”,逐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今年3月18日成功上市,9月27日,投资建设弘景光电研发制造总部。

弘景光电之前,创立于2005年的联合光电,于2017年8月上市,已成为高端光学镜头行业的“佼佼者”。
在火炬高新区光电企业界,联合光电和弘景光电的成长历程激励着一群“追光者”。他们坚信,扎根这里,一定有“光”!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以来,“湾区光谷”吸引了更多光电企业的关注,产业发展呈现新景象:创新成果方面,博顿光电研发生产的全自主可控高性能离子源与离子束装备产品,实现了离子束超高精度加工工艺的国产替代,年初获央视新闻报道;金鼎光学自动化光学模压设备实现国产替代,推动行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5%;达影医疗实现乳腺X射线设备国产替代;联合光电VR/AR设备出货量居全国前列……

项目方面,彩迅、洲明科技、东方龙大、欧普照明、胜天光电、永泰光电、沃富华中科技等一批光电企业落地发展,台光电子、金鼎光学、“光大·科创中心”、弘景光电等一批扎根火炬高新区多年的企业增资扩产,进一步壮大“湾区光谷”产业阵容。例如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在火炬高新区成立,二十年后的2024年其增资扩产项目规划总投资32亿元,将建成台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最重要的高端基材研发制造基地。
数据表明,“湾区光谷”的产业链韧性与竞争力不断提升:2024年全年火炬高新区已招引光电信息项目22个,投资额超70亿元。2025年上半年,火炬高新区光电信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0%,超6成光电信息企业实现同比增长,产业集群发展企稳向好。

优质项目与高端产业载体互相成就。“自今年4月留创园二期(湾区光谷大厦和湾区光谷科技园)开园以来,张企集团紧扣火炬高新区产业集群培育战略,以项目为王全力推进招商引智,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中山市张家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晓艳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已招引20家企业入驻,另有19家企业处于洽谈准备阶段。
由张企集团建设运营的“湾区光谷大厦和湾区光谷科技园”,是“湾区光谷”的核心承载平台,园区位于火炬高新区科技新城,紧邻深中通道中山城区出口,周边华佗山、得能湖公园生态优美,行政服务中心配套便利,产业链配套成熟,是大湾区光电企业落户的优选之地。新载体形成了“湾区光谷大厦+中国中山留创园+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产业园区”的“四位一体”模式,为光电企业发展提供“一条龙”创新孵化、成长、壮大服务。“湾区光谷”通过发挥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国家级孵化器中山留创园等平台集聚功能,提升产业科创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光电产业+光BA”渐成新的组合模式。“光BA”不仅是光电产业的交流舞台,更是“湾区光谷”链接资源、共谋发展的桥梁。
对于“光BA”的独特价值,中山光大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行政总监吴秋娟认为,“光BA”不仅是火炬高新区体育文化的鲜活注脚,更构建了光电企业间超越工作场景的交流场域,这种”以球会友“的方式,极大增强了产业生态的凝聚力。中山依瓦塔光学有限公司连续三年参赛,公司行政经理雷玉良认为,“光BA”早已不仅是参赛,更是见证自身与“湾区光谷”共同成长的窗口。雷玉良说:“深中通道通车一年多,中山在人才集聚、区域联通上的优势愈发显著;而‘湾区光谷’的建设,更让我们看到政府对光电产业的坚定扶持。作为深耕细分领域的企业,坚信,新一代光电器件、激光应用等技术赛道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中山光电企业必将在‘湾区光谷’形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产业集聚地。”

展望未来,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会长龚俊强表示,协会将从建强协作平台,借赛事配套论坛推动技术对接;完善育成体系,协助政府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深化区域联动,打造深中光电产业共同体等方面持续发力。

企业的真诚反馈,共同勾勒出“光BA”更深层的意义——它不仅是当下的产业交流平台,更是未来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纽带。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