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由中山市红十字会主办,中港英文学校、市红会卫生培训中心承办的2025年中山市“世界急救日”暨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在中港英文学校举行。活动以“急救与天气变化”为主题,通过多项沉浸式实操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救灾帐篷在协作中迅速立起、消防逃生屋里传来阵阵惊呼……下午3时30分,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每个体验点都被学生团团围住,他们有的认真聆听讲解,有的踊跃动手尝试,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据悉,为让急救技能真正“落地”,主办方围绕极端天气与灾害情境下的自救互救需求,精心设计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消防逃生、水上救援、帐篷搭建、醉驾危害体验、AED使用教学等11项互动内容。从伤口包扎时三角巾的不同缠绕手法,到水上救援时救生圈的准确抛投技巧;从模拟醉酒状态行走的“眩晕”体验,到灾害现场快速搭建应急帐篷的协作训练——每项内容都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实操性与适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悟”。

人群中,来自香港的志愿者梁先生格外引人注目。已在中山定居的他,特意抽空参加本次活动。在救灾帐篷搭建体验区,他半跪在地,一遍遍演示支架对接与篷布张拉的技巧。几名起初还显得手忙脚乱的初中男生,在他的耐心指导下,不到10分钟就已熟练完成一顶帐篷的搭建,还主动协助其他小组。梁先生表示,中山一向弘扬博爱精神,与红十字的人道理念高度契合,“能帮助孩子们掌握真正有用的安全技能,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体验完所有项目后,初二学生翁宗炫仍然兴致勃勃。他告诉记者,他对模拟真实火场环境的消防逃生屋体验印象最为深刻。“以前我也参加过类似的应急学习活动,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么全面、逼真!”在他看来,这种沉浸式、场景化的演练,远比课本教学来得更加深刻,更能帮助他学习到实用技能。
据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缪美兰介绍,应急救护培训是市红十字会核心工作之一,过去5年已累计开展普及培训近69万人次,覆盖学校、企业、社区等多个领域。“今年‘世界急救日’聚焦‘急救与天气变化’,就是希望让大家重视掌握极端天气下的自救互救能力。”她表示,接下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推进“急救知识进校园”常态化、机制化,进一步扩大应急教育的覆盖面和实用性。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