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不够完善,污染源头多而杂,河涌治理难度大,这是三年前沙溪镇的写照。经过三年治水攻坚,沙溪镇8条重度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其中有着怎样的艰辛?今天的“百名干部群众话治水”专栏,我们一起来听听沙溪镇一线“治水人”和群众的心声。
来到中山市沙溪镇朗心四渠旁的小公园,昔日的建筑废料堆放场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朗心四渠也从人人喊臭的河涌变为居民喜爱的观赏点。
周边居民高先生:“以前我们村的河涌都比较浑浊,但是现在按照我们村的发展,基本上已经看不到河涌黑臭了,整体来说,这个治水工程肯定是好的,大家都知道。”
三年前,沙溪镇对朗心四渠进行水污染治理,并对沿岸环境进行改造。回顾三年以来的治理过程,沙溪镇水务事务中心主任阮孝华坦言,对于这场治水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信心。
沙溪镇水务事务中心主任阮孝华:“攻坚战的第一年,我们建成了一批污水管网,入河截污井设施基本完成,河涌黑臭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雨天,用水高峰期溢流问题严重,河涌水质难以保证,治理效果不佳。”
而转机出现在第二年。2024年,沙溪镇中嘉污水处理厂扩容成功,农污工程、小区雨污分流工程一二期等建设完工,沙溪镇管网覆盖率增加,截污井溢流现象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河涌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对于三年来的治水工作,一线“治水人”刘俊感触良多。
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三)施工员刘俊:“最困难的时候,比如井下作业,有些地方的地质比较差,我们可能要连续几个日夜奋战,因为有时候,管道要一口气打通过去,可能五六个小时、七八个小时都做不完,有时候连续十几个小时作业,都是有这种情况存在的。”
在治水工程中,由于涉及到各类管线的铺设,难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而如何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工作中的一大重点。
沙溪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员覃育秀:“我们项目团队都在施工中,尽量跟村民宣传我们的施工计划,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好处,同时我们在施工中还会邀请村民来监督,尽量做到全民治水的理念。”
沙溪镇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小区项目负责人欧嘉豪:“我们联合物业一起向业主代表他们进行宣传,解释这个工程的意义。还有我们在后期会对施工工艺进行升级,进行一些改善,减少对居民的出行的影响。”
朗心四渠水质和周边环境的提升,是沙溪镇水污染治理的缩影。据了解,沙溪镇通过开展住宅小区雨污整治一期至四期工程,对全镇97个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目前,已完成50个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累计新建污水主管和接户管共计34公里,新建雨水立管20公里。截至目前,沙溪镇8条重度黑臭河涌已清零,劣五类河涌从25条大幅下降至8条,2023年水质变化排名居全市首位。
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梁鹏:“经过这三年的整治,河涌的水质是有明显的改善,很多黑臭水体都已经不再黑臭了,而且水里面的鱼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我自己也是住在沙溪镇,也是沙溪的一分子,看到这样的成果,我自身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治水工作,我也尽了一份力。”
周边居民王威:“以前这里会比较脏、比较臭,在这里散步风吹过来会不太舒服。现在通过雨污分流的工程,感觉已经好很多了,平时跟家人在这里散步,感觉空气也是清新很多。”
编辑 古淑雯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苏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