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极端天气频发 中山多措并举防范于未然
栏目:推荐 来源: 记者 关志敏 发布:2025-03-24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各地极端性天气频发,3月21日上午,市水务和气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作客我台《周五民声直播室》节目,就今年龙舟水情况以及中山的水利设施建设情况与听众互动交流。

每年3-4月份是华南前汛期强对流天气多发的季节,容易出现雷电、冰雹、龙卷风等天气。每年5-6月是南海季风爆发和龙舟水降水集中期,持续性暴雨多发。

中山市气象局预报科科长方宇凌:“我们预计今年仍有可能出现较强的降水过程,预计今年前汛期(4-6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一成左右,后汛期(7-9月)降水量接近常年(812.1毫米),预计龙舟水期间(5月21日-6月20日),我市降水量与常年(336.6毫米)持平的,全年影响我市的台风约为2-3个。”

天气复杂多变,市气象局将通过实时降雨数据和雷达监测数据,结合预报和易淹风险区域,提前研判降雨量较大区域。通过基站和电子围栏定位易涝点位置信息,运用AI语音直呼和短信的形式发送气象预警通知,实现精准预警、靶向预警。

中山市气象局四级调研员李海鹰:“2024年我局共提供决策气象信息600多条,接收的防灾责任人达240多万人次,发布气象信息快报43份,重大气象信息专报6份,全方位地覆盖重大天气过程,重要活动和重要节假日做到了提前准确预测,随时跟踪服务。”

在极端性天气频发的背景之下,中山开展编制了《中山市防洪规划》《中山市水网建设规划》和《中山市河道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等等,规划主要堤围防洪潮标准从目前30~100年洪水提升到50~200年洪水,排涝标准从目前基本达到10年24小时暴雨提升到20年24小时暴雨标准。同时持续加大对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完善防洪排涝体系,以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2023年完成水利投资16亿元、2024年完成15亿元,确保了水利防灾减灾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动包括三乡镇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西河泵站工程、翠亨新区滨河水利整治工程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实施。

中山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史致男:“针对目前存在的水利基础设施的一些薄弱环节,大力进行水利工程补短板工作,我们计划用3至5年时间,完成全市病险水闸的加固和重建工作,实施填塘固基工程,通过填筑土方和加固地基,也增强了我们全市防洪工程的整体稳定性,消除了一些堤围体系安全隐患。”

同时,全市也开展了河涌岸线重点整治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清淤总量624万立方米,河涌清淤343条、373公里,鱼塘清淤1891个。清淤工作开展以来,河涌防洪排涝功能和水体自净能力逐步得到恢复。

中山市水务局一级主任科员杨京:“过多的淤泥本身就会影响河涌水流的速度,尤其是在汛期,它就会顶托水位,对排洪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要防患于未然,提前进行清淤,同时,淤泥还是河涌黑臭的一个重要原因。”


编辑  古淑雯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吴林平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全市暴雨预警降级为黄色
14458人浏览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