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工智能+物业:物业管理从“人管”向“智管”转变
栏目:推荐 来源:读特客户端 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文/图 发布:2025-03-07

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人工智能+”备受关注。3月5日,由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指导、社区增值和供应链专委会主办的社区增值供应链招商大会,以“AI+物业 共筑新生态”为主题展开。数百家物企齐聚深圳,共话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将AI(人工智能)的创新力转化为社区服务的生产力,有助于物业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社区增值供应链招商大会上展示的机器人吸引许多人关注。(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成全国两会关键词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据了解,这是继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之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人工智能+”,并首次以独立章节形式呈现。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就是要抓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机遇,使我国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能够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AI+物业”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与品质

在深圳,“人工智能+”正在深入各行各业,与群众联系密切的物业管理领域也开始了人工智能的布局。谈及将“AI+物业”作为今年招商大会主题的原因,深圳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社区增值与供应链专委会主任刘洪兴表示,降本增效是当前物业行业的普遍需求,不少企业已经开始为此谋划和使用智能化平台和设备,这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深圳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社区增值与供应链专委会主任刘洪兴与机器人握手。(主办方供图)

“现在物业行业对AI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希望通过此次大会提高大家对AI的认识和重视。”刘洪兴表示,后续深圳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将搭建供应链采购平台,并安排专门人员持续跟进AI技术在物业应用场景中的落地以及相关智能设备的发展。

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忠表示,AI技术与物业深度融合不仅能提升物业管理的效率和品质,更能通过数据驱动和生态协同,为社区增值服务开辟全新赛道。希望未来能打破边界,整合资源,将AI的创新力转化为社区服务的生产力,为物业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物业用AI巡检,10万平方米小区6小时完成

招商大会上,维珍(深圳)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架构师吴龙作为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数字化转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现场分享了AI技术在物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吴龙介绍说,公司于2024年6月研发上市AI物业管理数字化平台“睿单”。该产品通过部署智能巡检系统,对建筑物及设施设备进行360度缺陷检查,并利用AI算法识别墙面裂缝、设备故障、安全隐患等问题,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此外,系统根据实时检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自动生成最优作业计划,提升保洁、维修、绿化等工作的效率,并实现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

吴龙在展示AI物业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巡检过程。

谈及研发该产品的原因,吴龙表示,在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物业服务质量与运营成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据统计,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平均人力成本占比超过60%,而客户满意度却长期徘徊在75%左右。通过引入AI技术,物业管理从传统的“人管”模式逐渐向“智管”模式转变。这种做法最直接的成效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AI可以自己去判定缺陷,还能基于数据提出完善的作业计划。”吴龙表示,利用AI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物业管理的专业与效率,还能促进物业与业主之间的沟通,让更多业主认可物业的专业价值。

吴龙告诉记者,目前深圳有6个小区、香港有2个小区在使用AI物业管理数字化平台。相关数据显示,物业人员使用该产品以正常的步行速度巡检,10万平方米的小区用大约6个小时就能完成检查。由于智能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业主投诉率普遍下降60%以上。同时,设备故障处理时间从原来的平均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以内,也大幅提升了业主满意度。

吴龙表示,AI对每个行业都有颠覆性的改变,希望越来越多人理解和接受“AI+物业”,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编辑   沙玉兰  审核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狂撒2万元红包雨!速来
100664人浏览   2025-04-28
2025年一季度中山GDP同比增长4.2%
15854人浏览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