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外面,我会告诉别人我是处理厨余垃圾的。”罗建福的言语中,饱含着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自豪。他是中山南部组团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的餐厨预处理车间班长,刚入行两年,他已充分认识到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价值,这促使他更用心、努力投入工作,让垃圾变废为宝。
●这份工作让他干劲十足
当前中山大力推进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全面铺开厨余垃圾收运。这些垃圾被统一收运之后,便送至坐落在神湾镇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经过筛选、制浆、除沙、分选、提油等五道工艺流程,最终将它们转化成生物柴油、沼气、肥料等,实现可持续利用。
两年前,完全零基础的罗建福从操作工做起。经过深入了解、操作垃圾处理工艺流程,他充分认识到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价值。他说,凡是进入他们车间的任何厨余垃圾,哪怕一小粒米饭,全部可以消化掉,变成宝贝。
罗建福在工作中。(周智 摄)
罗建福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十分有意义,每天干劲十足。下班了,他还舍不得走,自个拿着手电筒到车间熟悉工艺处理流程上的管路。他还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次在食堂用过餐后,会细心地将自己的残羹剩菜包好带回车间,见证它们变成宝贝。
●潲水流上身也不太介意
经过刻苦的钻研、磨炼,罗建福成长为餐厨预处理车间班长,这个车间主要执行前端的处理工艺。被运送至厂内的潲水、厨余料、地沟油等,被称为“来料”。他先对来料进行辨识、质量把关后,再将它们分门别类输送至下一步处理流程。此外,罗建福还要跟进工艺流程,管理好车间卫生,负责保养好设备等。
有时车间设备坏了,罗建福协助维修部抢修,洒出来的潲水流到了脸上、身上、耳朵里,甚至嘴里。虽然臭,但他并不怎么介意。“臭了我一人,干净千万家。”他说,2000年他刚来中山时,大街上的小餐馆门口常常倾倒着剩饭剩菜,夏天人走在路上,闻着很不舒服。现在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进步了,街上剩饭剩菜的臭味也消失了,大家心里更舒服了。
做了这一行,罗建福爱上了垃圾分类。他不但自己做好日常的垃圾分类,也积极提醒身边的朋友多关注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温馨提示:
10月15日至11月15日,中山市庆祝第30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主题展览在市工人文化宫二楼举行。展览开放参观时间为上午9:00~12:00,下午2:30~5:30。为方便团队预约参观,主办方特别推出线上预约小程序,请扫下方二维码进行预约参观。个人无须预约,可自行前往参观。
|
视频制作:周智 陶德羽 胡栩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