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从惠||墙边那丛竹(闲情/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吴从惠 发布:2023-02-13

墙边那丛竹

我爱竹。

紧靠围墙,有一丛竹。三根不规则分布。高过墙一倍,约三四米。尾巴弯曲,已伸到墙外。风吹来,竹竿左右摇摆,发出沙沙声。太阳从竹叶间穿过,在地上画出许多凌乱的“个”字。

我在县里工作时,有一次下乡,看到路边修竹扶疏,很喜欢。挖回两棵竹,栽在木桶里。离开时带回老家种下。这种竹叫园竹,拇指大小,不高不矮,园林栽最适合。每年都发笋,为控制数量,只保留这三棵。后我又在后山上陆陆续种了几种竹。十几年了,它早已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

说不清我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竹子的。在我的家乡,竹是非常多的植物。很多地方方圆几公里都是竹,堪称竹海。而且品种很多。除凤尾竹及斑竹、罗汉竹、方竹等稀缺品种,其他品种都有。最多的是毛竹,其他如箭竹、苦竹、园竹、淡竹、棕竹、水竹等都有。

过去有种专门利用竹子为原料制作家什的工匠叫篾匠。一把蔑刀在手,可把竹子变出好多花样,可以加工出各种各样的家俱。如座椅、躺椅、蒸笼、爪篱等,畚箕、背篓也几乎家家有。还有竹篮、竹席、竹屋,几乎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大山那边,还有利用嫩竹加工土纸的作坊,叫纸棚。自蔡伦那会就有的工艺,传承了两千多年。蔡伦是古桂阳郡耒阳人,离我家乡不远。

小时候,上山挖冬笋挖春笋扯小笋,更是留下深刻印象。笋鲜吃是美味。吃不完的笋晒制成笋干,一年四季随时可取用。家乡一种笋干叫玉兰片,金丝黄,晶莹剔透,为出口佳品,甚受人喜爱。

竹原产我国。《说文解字》:"竹,冬生草也。”其实竹子非草非木,就是特殊的一大类植物。如草速生,有木质硬,建房制家具食用欣赏俱佳。竹还是长青植物。竹林清幽,散发淡香。形象美,枝干修长,竹叶有特点,像汉字“个”。扬州有个竹子出名的园林就叫“个园”。竹子在寒冬也焕发生机,松、竹、梅号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又称四君子。

古代文人多是喜欢竹子的。竹不仅入诗入画,千百年来还被人们赋予高洁的品质。士大夫很多都喜欢在家附近种植竹子,渐渐地又给竹赋予了思念的情愫,和孤高、隐逸画上了等号。魏晋时期,士人谈玄逃避现实,追求风流旷达。竹林七贤留下千古佳话。王维可以整日整夜“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苏轼曾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也写了“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好诗。

竹子挺拔、常青、耐苦寒的特性也能和古人所追求的正直、操行、坚韧的特点相吻合。更多文人以竹作为自律的标杆,学竹的正直、节气、淡泊、虚心,以正己身。"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韶关老乡张九龄有"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诗。白居易晚年的《池上竹下作》"竹解心虚即我诗"。

我喜欢竹,系受古文人熏陶影响。今后还要多种竹,用竹子作个门,围个竹篱笆,把竹林边的荒地开垦出来,种上几畦白菜,再养只田园犬相伴,这样的日子不也挺美吗。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