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之“勇”(作者:熊海敏,朗诵:赵郭皓)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3-01-2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儒家思想之“勇”

作者:熊海敏

 

孔子把“勇”作为施“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能称其为勇。孔子主要从义的角度去看待勇,把勇分为有义之勇和无义之勇。孔子提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勇者不惧居其一”“见义不为,无勇也。”他主张要有勇,但“勇而无礼则乱”“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其弟子子路以勇武闻名,孔子也很看重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了很高兴,但孔子却接着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也。”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性的教化思想。

古人尚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心,现代人更应该多一点责任心,勇敢地去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


作者简历:熊海敏,湖南益阳人,1986~1990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广东中山市工作,高级教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基础教育实践与研究30余年,撰写出版教育文章200万余字。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整体教学”的理念并被推广。出版个人专著《生命的第二乐章》《阵痛中的当代基础教育》《教育与信仰》和《教育春秋》等4部,其中《教育春秋》《教育与信仰》等作品被推上“学习强国”APP。 


◆作者:熊海敏
◆朗诵:赵郭皓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人人都是“防蚊灭蚊行动派”,招式有→
原创 11120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