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农带农,  阜沙这家养殖企业“一水双收”富农家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3-23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到搭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一条普通的罗非鱼到口感鲜美“游”上全国餐桌的脆肉罗非鱼;从一个小小的实验鱼塘到一个年产值近8000万元,员工60多人的大型养殖配送企业,阜沙镇阜翔脆肉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他们是如何做到的?3月22日,记者前往阜沙镇进行了实地探访。

两种鱼混养  今年内产值争取破亿元

说明来意后,阜沙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浩灵把记者带到了阜沙镇阜沙村。阜翔脆肉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就在阜沙村14组和15组,面积约400亩。

接近中午,基地的工人们已经下班,他们大都是附近的村民,骑上电单车,来回十分钟便可在家门口上班。看到有人来访,一位穿着花格子衬衣,肤色黝黑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瞧!他就是合作社的负责人,名叫梁少文。”梁浩灵给记者介绍说。

梁少文带我们边走边聊。一个鱼塘里的水显得非常清澈,中间位置圈有一方水草;另一个鱼塘的水面上放置有成片的蓝色塑料桶,桶里有小小的鱼苗。梁少文解释说,这是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与阜翔脆肉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打造的脆肉罗非鱼、泰国笋壳鱼高产混养技术模式实验示范基地,由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提供技术指导,也是普通罗非鱼变成脆肉罗非鱼的关键环节。“罗非鱼喜欢生活在浅水层,而笋壳鱼喜欢深水层。混养后,单个鱼塘的产量就可以大幅增加,实现效益倍增。”梁少文说。

为让我们直观看到鱼塘的生产情况,梁少文从塘边找来一个铁盆,装满一盆鱼饲料,用力抛洒进鱼塘,转瞬间,大批的罗非鱼和笋壳鱼浮出水面开始抢食,现场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梁少文说表示,目前合作社产、供、销完整产业链已经搭建到位,去年实现了近8000万元的产值,今年目标已经明确,力争破亿。

屡败屡试 脆肉罗非鱼实验最终获得成功

东升镇的脆肉鲩已经走出国门,游向世界,成为中山响当当的渔业行业品牌。生成快、产量高、疾病少,而且肉质鲜美、少刺的脆肉罗非鱼能否通过研究摇身变成脆肉罗非呢?2018年,深耕冰鲜配送多年的梁少文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几位同行好友商议后,梁少文决定投资研究脆肉罗非鱼。没有核心技术,他们找到了圈内享有盛名的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院的权威专家听了几位年轻后生的想法后决定一试,战略合作协议随后签署。

想让罗非鱼变成脆肉罗非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实验那会儿,一个小小的鱼塘,捞死鱼捞得很夸张,有时,整个鱼塘几乎都是死鱼。因为罗非鱼的肠道比较薄,消化系统比较弱,很多次的失败,换来只是微小的改良。”梁少文说。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变化,让梁少文看到了希望。半年中,虽然屡试屡败,但最终,脆肉罗非鱼养殖实验终获成功。这种脆肉罗非鱼不仅消除了罗非鱼的土腥味,还可以与价格不菲的笋壳鱼混养,亩产得以大幅提升。

2019年,掌握脆肉罗非鱼养殖的技术后,梁少文等人在阜沙镇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400亩标准化脆肉罗非鱼养殖基地,新事业就此开启。

健全产业链 脆肉罗非鱼“游”上全国餐桌

2020年,规模化养殖获得成功,收获第一桶金后,梁少文大胆创新,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创立了阜沙镇阜翔脆肉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邀请当地农户参与养殖,共同致富。

为让农户放心投入,梁少文不仅包技术,包鱼苗,而且还包销售。基于此,10余农户主动签约,带动养殖面积800多亩。加上梁少文自己养殖的1100多亩,养殖脆肉罗非鱼的总面积接近2000亩,另外还带动了中山西区、黄圃等镇街乃至佛山、茂名的农户参与脆肉罗非鱼的养殖。

去年4月30日,中山市第十届劳动模范名单出炉,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的梁少文名列其中。

为让阜沙脆肉罗非鱼“游”上全国普通居民的餐桌,梁少文注册成立了广东优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聘请专业厨师,将脆肉罗飞鱼切片包装,再配上料包,而后通过冷链技术配送到全国各大批发市场,市民购买回家,通过加热就可食用。

午饭时分,梁少文特意带了两包脆肉罗非鱼请我们尝试。交给食堂,十分钟不到,服务员就将一盆酸菜脆肉罗非鱼和红汤脆肉罗非鱼端上我们的餐桌,味道正宗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背景资料: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同时要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升渔业发展质量。今年3月21日,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卢兴江
◆图+/记者 卢兴江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起飞!带你沉浸式体验中山阜沙直升机场
原创 16123人浏览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