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松涛‖孩子考砸时方显家长本色 (世说/随笔)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1-07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孩子考砸时方显家长本色

【题记:常常去倾听,有时去帮助,总是去鼓励。】

平日孩子学校考试考砸了,做家长的你知道了,会怎么办?

过往耳闻目睹的个案,亦曾有过梳理,总也有这样三种反应:要么是理性的包容沟通,要么是感性的焦虑打骂,还有是中性的顺其自然。

新近偶然又听到有家长聊起如是话题,叙说小学生孩子月考考砸过后,母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听来感到灵舍不同,莫不让人深思也给人启迪。

那位家长说,孩子小学就读寄宿学校,有一次语文月考成绩出来后,周末回到家里,孩子就主动告诉说

——妈妈,学校老师说我的语文月考成绩就像开飞机一样(忽上忽下),但可惜的是,这次语文考试我的飞机还在跑道上,还没有起飞哦。

——呵呵,你原来这样子(知道孩子考砸了)……

——语文月考过后,周末老师暂时没有布置作业了,明天(星期天)我要去XXX找同学玩啊?

——你怎么舍近求远?不去楼下的KY同学家玩了?

——KY同学这次语文考试全班倒数,回家他爸他妈肯定又要“男女混合双打”了,我怕去他家一不小心会被误伤。

——KY同学的爸妈是真的揍他吗?

——他爸还好,他妈是用棍棒打的。唉,KY同学是我们班货真价实的“富三代”,因为他爷爷就非常有钱了。现在看来,他们家可能也真的就是“富不过三代”了?

倾听讲述再加细细品味,显然上述母子对话的言语里面,既有孩子考砸过后的调皮与乐观,也有家长包容接纳孩子犯错的努力与耐心,个中还可窥见智慧家长对孩子的大爱,对孩子大爱的那三种能力——了解、尊重与关心。

这三种能力,也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要素。

有说了解,要从倾听做起。

岁月浮华沧桑过后,静思有得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最难得也最宝贵的,原来是了解,是倾听。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首先源于相互了解。若是没有真的了解对方,就没有理解,也谈不上包容,也别提什么希望。记得有作家呼吁说过,倾听,是建立新文明价值的第一个起点。应该要“倾听自己身边的人,倾听我们不喜欢不赞成的人……”反观上述母子对话,孩子考砸过后仍可面对面地向家长倾诉自嘲一番,无疑得益于家长得知孩子考砸过后,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开放的心态,耐心地倾听自己身边的人(孩子),耐心地倾听不喜欢的人(考砸过后的孩子)。家长与孩子双方可以温和地倾听倾诉,就是良好沟通之硬币的两面。家长要爱孩子,想要了解孩子,请从倾听孩子倾诉做起。

有言尊重,要从守望做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说孩子,即便是成人平日也难免都会有冒失犯错的时候。孩子在读书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很多无法预知的困难和挫折。凡人趋利避害的天性和行为心理学常识也在提醒我们,如果家长不注意教育方法与沟通方式,总也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责骂、惩罚,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还会使孩子形成胆怯、退缩或者是叛逆、攻击等不良心理。相反,只要没有触碰法律红线和跨越道德底线,如果家长能够坦然地接纳包容孩子的过失,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故事,帮助孩子分析过失缘由所在,帮助孩子共同寻找改正办法,孩子不仅能从失败犯错中学到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往往还能有意外的成长收获。反观上述母子对话,面对孩子考砸了,做家长的最爱是包容,包容即最爱。都说家长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孩子成长,守望者的职责是当孩子们跑向悬崖边时,才需要伸手将他们捉住(捉回来)。平日里,更多的是守望,是静待花开。

有云关心,要从放手做起。

众所周知的,家长对于孩子来说,帮得了一时,也帮不了一世。孩子迟早有一天要离开家长的,在此之前,关心孩子就要及早让孩子学会打理自己懂得照顾自己,无疑也包括考砸了要自己站起来。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犯错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家长要做的莫不是耐心倾听与感同身受,帮助孩子从中反思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摔倒,让孩子学会如何自己站起来。如此这样,孩子才会知道今后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不再犯同样的错,才会在长大后不畏挫折,能够自己勇敢地站起来。还有,很大程度上说,读书,真的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家长再急再想,也是有限公司罢了。反观上述母子对话,借用国际医学界特别推崇的一句治疗理念格言,就是家长面对孩子考砸了,应是要常常去倾听,有时去帮助,总是去鼓励。

有道是孩子考砸时,方显家长本色。其实,家长如此了解、尊重与关心,还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小就能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切身体会到——

爱,就是接受真实的对方;幸福,就是成为真实的自己。

(请勿微信投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文责自负。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资料图片
◆编辑:徐向东
◆二审:向才志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6746人浏览   2025-07-30
人人都是“防蚊灭蚊行动派”,招式有→
原创 11116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