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松涛‖懒散的鱼贩(实力/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10-27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有一个鱼贩,懒散

因为喜欢吃鱼,所以天天去逛菜市场,一定要买鲜活的鱼儿,或清蒸或生煎或砂锅。

距离小区最近的菜市场,规模不算大,也有三五个海鲜鱼档口。事实上,悄悄留意那个鱼贩一年有多了,缘于第一次见到那个鱼贩,心底就在暗暗惊呼,这世上竟然有如此相似的人儿,这不就是儿时乡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吗?尤其是那只脸蛋,那双杏眼,那副椭圆框的黑边眼镜,那高挑又苗条的身段,还有那说话的语气与语速,让人差点就要脱口叫声XX老师啦。

当年文化信息贫乏,班主任老师几乎都是孩童眼里崇拜的偶像。自然而然地,那种模糊的印记仿佛有某种强劲的吸引力,每天走进菜市场,第一个驻足点必定是那个鱼贩的档口。但慢慢地,却也发觉,那个鱼贩,怎么是整个菜市场里最懒的?真的,亲眼所见,是最懒的,没有第二。

这一年多来,偶尔因有琐事,会提早改在上午八九点钟去逛菜市场。第一回提早去时,进门就看到那个鱼贩的档口空空如也,当时心里还有点失落,以为他们歇业了?第二天中午去买菜时,却又看见那个鱼贩。如是几回,渐渐才察觉,原来其他鱼贩是早上8点前就开市做生意的,那个鱼贩夫妻档,每天却是姗姗来迟,上午快十点钟才搬货进场做生意,下午两三点钟还要歇歇去小憩。

看多了看惯了日夜辛劳的小商小贩,那个鱼贩漫不经心的懒散模样,却也让人纳闷让人疑惑,难道他们就不想每天多卖点鱼多赚点钱?难道他们期望每天争当朝九晚五的范儿?

如此问号一直缠绕心中,总想找个机会弄个明白。昨儿上午十点多走进菜市场,抬眼又看见那个鱼贩,正在搬放海鲜摆弄鱼箱,显然是刚刚才开市。当时就忍不住信口问道,美女,你们为何总要这么晚才开档(卖鱼)?

那个鱼贩答,对面那家鱼档人手多(有六七个人),旁边那家鱼档是打工的(老板雇佣有多个帮手),而他们是夫妻档只有两个人;再加上上午十点钟前,买鱼的少,往常即便早早开市,也不过多做那一两百(元)生意。长命功夫长命做,我们不急啊。

哦,原来如此。倾听那个鱼贩一席话,仿佛一瞬间让人感悟,他们的懒散经营,原来有理;也让人信服,他们的懒散经营,个中有道。

总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劳逸结合。但常常做起事来赚起钱来,当下生命中总也是争先恐后,甚至于让自个益发焦虑益发难眠,平日里往往很难看到那个鱼贩的不急不慢与悠然自如。

那个鱼贩的懒散,那个最懒的鱼贩,懒散的营生与懒散的智慧,还让人想起大洋彼岸心理老师Tracy此前的有句说话,看清许多人和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看淡与放下。(注:图文无关)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新华社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