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明‖书柜珍藏《毛泽东选集》(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7-15

书香         

家中珍藏着千余本好书,每当鄱看这些书时,仿佛又闻到阵阵书香。

我生在农村,也是务农出身,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小人书。那年代,农村家中不通电,加工粮食全靠石磨推,记得有一次大人安排我推磨,我抱着磨杠转圈,边推边看书,竟看入了迷,忘记了推磨。大人在生产队里干活回来吃午饭,一看粮食没有推出来,等着用,免不了挨脾气暴躁的父亲一顿揍。

长大后,因山区农村买书不方便,每次到县城办事,常常穿行新华书店,发现心仪新书,必买几本。喜欢看书,对写作也有爱好,经常给原《襄樊报》投稿,在媒油灯下,读书或写东西,鼻子熏得黑黑的,年年被评为党报模范通讯员。

写稿多,用我稿也多,有时还豋上头版头条。感谢襄樊报,转变了我人生,农土秀才我,刚满22岁,就被当地政府破格招聘到镇国营粮管所工作,在粮管所期间,我有幸到首都北京,参加了《中国经济新闻报》通讯员短期培训,在王府井大街书店里,我一次购买20多本新书。回家后,妻子帮忙提包,咋这么沉啊?打开一看,包里是厚厚的书,我给妻子说,只当单位上没给我学习补足的。

 在《湖北日报》社,有幸参加了一次通讯员写作培训,在武昌水果湖新华书店,又买回40多本心仪书。反正走到哪里,都喜欢买书,渐渐地积攒了不少新书。那年从粮管所调走时,弄丢一纸箱好书,十分可惜。从此,我干脆把书放在大‘木箱里,锁起来。想买个书柜,刚好单位一个同事,处理一个旧书柜,我一看书柜有三层,还有大玻璃门,便买下来。有了书柜,我把书分门别类,便于拿起不用翻来翻去,怪麻烦的。

我的书柜里,最珍贵的是《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既有中国古典文学、又有诗歌散文集,既有我喜欢写作的新闻业务书籍、又有喜欢摄影的摄影书籍,既有喜欢种花的花卉书籍、又有喜欢根艺、石艺的书籍,既有哲学书籍、又有地方史志书籍,这些书,我都拜读过了。

2012年春,我不幸患结肠癌做3次大手术,医生和护士把我从”鬼门关”拽了回来,放疗、化疗后在家养病整整一年。没事着急,只好又看看藏着的一些书籍,读书,帮我度过了岁月的寂寞,也饱尝了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其实,有些书如果只是粗略的随便翻翻,或许在脑海里有一个大概印象,但在读了几遍之后,感觉就会不一样。正如茶饮三遍,每一遍有每一遍的味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说,多读万一本书,就多增长一份见识。远离知识,就会感到无知、感觉愚昧。读书,给人带来的感觉,实在妙不可言。在你才思枯竭时,它给人以智慧。在你孤独寂寞时,它慰藉你的心灵。我把读书奉为是精神上的情人。所以,一有时间就浸淫书香,久而久之不竟暗香盈袖。生也有涯,学也无涯,生活中本身就是永远读不完的无字书。读书,就像点燃盏心灯,它不仅照亮心空,也照亮星空。

 新千禧年,我留职停薪下岗了,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有时没活干,便去了大超市,有的有专卖书,只要你有时间,包你看个够,在这里蹭书看,又不出钱,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读书很方便,只要在手机上刷卡,样样都有,但是,我还是眷恋纸质页的书。

(文棚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和欣赏。“写手”栏目面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写手”栏目发表的稿件,当月阅读量达到1万次,编辑部打赏50元;达到2万次,编辑部打赏100元;达到3万次,编辑部打赏150元。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6341人浏览   2025-05-05
返程将至,广东这些路段易拥堵
12078人浏览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