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未眠
01
“美是抵御无聊生活的良药。”
02
时间多了,反而什么都做不成。这是大多数人在这个寒假里的状态,又或许和微博上说的“被动在家”和“主动在家”有点相似。
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现象。
想起上学期一门课的作业,要求我们用左翼作家的立场去批判张爱玲。得知题目的那一刻,有点懵。不过作业是要做的,委婉地批评也写了,但其实以如今的眼光去看,人们未免管得太多。
我欣赏鲁迅写下滔滔之言为社会和政治发声,也喜欢张爱玲笔下无关风月的小资小调。两者根本不冲突,也不应该成为批判的对象。
甚至,我觉得非常时期里的烟火气更加珍贵,因为它能抚慰惶恐的人心。
越是这个时期,越要为自己找点生活和烟火的气息。
03
最近重温了《白色强人》的第十四集,讲的是急诊室里出现了一名疑似MERS的患者。BGM的响起,画面的聚焦,即使是看第二遍的我也不由地感到了一丝紧张。
后来,我又把这部剧重新看了一遍,发现自己还是那么喜欢TVB,尤其是TVB的医疗剧。从《On call 36小时》、《仁心解码》到《白色强人》,不一样的剧情,不一样的角色,打动我的却都是同样的点。
医生的职责与生命的希望。
一件头说:“不要用你个人的道德标准,去判定一个病人应不应该救。任何病人在我们医生手里都应该一视同仁。”
YT说:“一般人的观念是不会愿意让自己离世的家属再受一次伤害。但如果家属是一名医生,他会比其他人更加清楚去用捐赠的器官延续他人的性命,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后来看到一则新闻,年过八旬的老夫妻在ICU牵手告别。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令无数人动容,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了一幅画面。
那是冯延巳的《春日宴》。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他们约定下回再见,约定来世作伴。
生命的奇迹或许不仅在于生生不息的希望,还在于念念不忘的回响。
04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夜空吗?
2020年的第一天,我在急诊室的等候区度过了几个小时。凌晨四点的急诊室里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上了车。
我诧异于沿途的汽车多于往常,却也未作多想。此刻的夜空一如午夜时分,漆黑寂静。可能因为过后便是拂晓,人们似乎尤为偏爱这个时刻。似乎熬过了这个暗无天日的时刻,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不是我第一次半夜去医院了,也不是我第一次看见凌晨四点的夜空,但这却是我第一次在新年交替的夜晚如此狼狈。
那天之后,我许了2020年的第一个愿望。后来也有人在popi提问箱里问我,新年最希望得到什么?
贪婪地许下三个愿望后,我唯独留下了一个。
希望自己和身边的人平安健康。
一年前,我曾说过自己多少能理解“平淡是福”。后来,我发现这句话放在现在来看,未免更有说服力。
我成为不了超级英雄,也拯救不了全世界。
但生命的美好莫过于信念的延续。总有人活跃在无名的角落,点亮了凌晨四点的灯光,为人们负重前行。
川端先生笔下的海棠花似乎有一种悲壮美。纵使渺小与平凡,孤独与悲伤,却仍然坚毅不屈地活着,为人世间传递着生命的希望。
东风袅袅香雾蒙,试问年年花相似?
如果说海棠花是生命的象征,那么会有一缕风带走花的香。我感慨于海棠花生命的不息,也感动于川端先生凌晨四点看海棠花的毅力。
05
“如果一朵花很美,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06
我失眠了。
这是我近段时间罕见的不眠之夜。
墙壁上窗帘的影子在不停摇曳,掩了一半的窗口吹来清冷的晚风。男人在暗处大吵大闹,汽车鸣笛的声音此起彼伏。
凌晨四点,我看见海棠花未眠。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