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区中学班主任老师赵洪亮驱车30多公里,前往学生家中,开启了一次特殊的家访。
在赵洪亮的班级里,去年还在享受低保的小琪(化名),今年因特殊情况不能再享受低保政策,生活日渐困难。赵洪亮得知后,决定前往小琪户口所在的村委会了解情况。
就读于东区中学的小琪,在小学时父母便离异,父亲独自将其养大。高一时,小琪父亲病逝,从此她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小琪的学费、生活费靠奶奶养老金维持。
当赵洪亮向村委会说明缘由后,接待他的村领导黄先生就打开了话匣子:小琪的户口落在其伯父家,原来她与其伯父一家都享受低保,但去年年底因为伯父家的银行存款数额超过了政策规定的限制,就被取消了低保。事实上,小琪和她大伯属于两个不同的家庭。但由于不符合政策规定,无法独自申请低保救助。
“离开了村委会后,我还是不甘心就这样打道回府。”赵洪亮说,他又带着小琪去到镇民政事务局求助。在说明情况后,镇民政事务局工作人员建议小琪办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申请,一旦能申请成功,就一直可以享用到其大学后毕业。
往返多次,协助小琪提交申请后,赵洪亮才结束这次特殊的家访返回中山。
据介绍,赵洪亮是一名思政课教师。疫情期间,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把课堂搬到了教室之外,为生活在低保政策和现实困难夹缝中的小琪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通讯员 杨群 记者 唐益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曾淑花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教育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