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从惠‖栽下两棵乌梅(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5-25

杨梅

下班路上,见小贩拎着篮子沿街叫卖杨梅。那紫红剔透圆嘟嘟的样子多可爱!还带着果柄,一两片绿叶点缀更显新鲜,煞是诱人。我突然意识到,一年一季的杨梅季又到了。

我的家乡属于五岭山地,几乎山上野外处处有杨梅。夏初,杨梅由青转红,这个时候到山上砍柴,就可以饱享口福了。

杨梅的花很小,又在冬天开,且雌雄异株。所以很少人看过杨梅花。果开始是青色,熟后转红。有种红里带黑的,叫乌梅,口感特别好。还有一种白杨梅,成熟了水光亮锃,也很好吃。

我们一般都是在砍柴歇息时采来解渴充饥。很少专门去摘。杨杨是浆果,小气,难保存。哪怕采摘时碰伤,也易坏掉,是种只能现吃的野果。

据说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1973年余姚境内河姆渡遗址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杨梅属花粉,说明7000多年前先民就开始吃杨梅了。

那么长✅的食用历史怎么就没人工栽培呢?估计是太多的原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郴州始有专业杨梅栽培基地。最早是宜章水浸窝、嘉禾南岭山、临武楚江等地。从浙江引种的乌梅,个大味甜,品相好,一时成为送礼佳品。我在县里工作时,也常受邀到杨梅园尝鲜。那一簇簇红玛瑙似的杨梅挂满枝头,映衬着腊光发绿的叶子,可爱极了。留下深刻印象。

杨梅是南方热带特有果品。古人也是爱吃杨梅的。李白就写过“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的诗。苏东坡贬谪南方那些年,虽然精神苦,但因“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而喜欢上了南方,甚至表示不辞长作岭南人。说明此物如红豆,也是相思物。

家乡野生扬梅虽多,但果品偏酸。引种乌梅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我有个当老师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自留山上种的乌梅就已经硕果累累。最大那棵,覆盖几十平方地,可采一两千斤鲜果。

前年,美国丶广州的同学回来聚会。罗同学带着一干人来到他的杨梅园。远远就见鲜艳欲滴的红果,紫得就黑红发亮。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黑珍珠一样发亮。大家边摘边吃,汁水溢出嘴角,个个成了大花脸。“好甜,好甜”。欢声此起彼落。罗同学的杨梅从不打农药,可以不洗即吃。一会工夫,个个染红了双手,牙齿也开始不听使唤。罗同学瘦小身材却像猴子一样灵巧地踩在树枝上摘起杨梅。越是树顶上的杨梅光照足,越发黑亮甘甜。最后每人两手不空,提篮满载而归。

杨梅枝繁叶茂,树冠圆整,初夏又有红果累累,是园林行道绿化的优良树种。果味酸甜适中,除鲜吃还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还可酿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真是不可多得南方佳木。

我已在园子里栽下两棵乌梅,期待若干年后与你树下青梅煮酒,一醉方休。你不可以不来哟。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