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记丨我来自华侨大厦“七重天”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发布:2024-06-26

△岐江西岸的华侨大厦日前拆除,
终成记忆尘烟。那里曾经的“七重天”,
是中山改革开放后最早的西餐厅之一,
从中走出的餐饮人才,
共同成就今日中山餐饮的成果。
[点击视频↑↑] 

【华侨大厦“七重天”】

岐江西岸一座金灿灿的楼宇曾是人们熟知的富华酒店,一度是石岐的标志性建筑。在富华酒店西北侧的建筑物,历史比富华还要早。它是华侨大厦第二期大楼。而在华侨大厦里头设立的“七重天”,是中山改革开放后最早的西餐厅之一。


丨岐江河西岸,上图中间一幢是原来的富华酒店,右边一幢就是华侨大厦,改革开放初期,那里可谓中山旅游餐饮服务业摇篮。日前,华侨大厦拆除,不复存在。

1981年七重天西餐厅开张,余日晃就是这一天入行的,负责饮品部,制作咖啡、奶茶、鸡尾酒等等。当时的客人主要来自港澳以及外国。他在“七重天”14年,这个集中了优质资源的平台,使他终身受益。日后从“七重天”走出来的餐饮人,有不少成为中山餐饮界人物。余日晃离开“七重天”后,自己创业,开了一间咖啡阁,名为紫晶阁。紫晶阁做大众化西式餐饮,当时受到年轻人和家庭客人欢迎,在当地可以说无人不识。


丨余日晃从“七重天”到今日,煮咖啡调酒四十年,无论何处总有“七重天”的影子

时间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今天,余日晃冥冥中回到岐江河畔,在东岸一处厂房,装修成外表工业风,内在是现代风格的西餐厅,这一平层的餐厅,取名“一层楼”。这看似简单的名字,知情者自然明白当中浓缩了余日晃怎样的心路,“一层楼”仿佛是“七重天”的镜象。半生的餐饮路途,余日晃做现在这间西餐厅,只想更贴近心中的模样,想更纯粹一点。若问他这间餐厅最好的出品,他马上会依次伸出拇指和食指:一,咖啡;二,牛扒。那可是“七重天”的味道。

统筹策划:阿占 舒饭 孙俊军
视频编导:舒饭丨采写:詹琪琳
摄制:孙俊军 汪羽涵
翻译:甘颖 廖薇 莫唯丨设计:陈思理
出品:中山日报社·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编辑 詹琪琳 二审 谢琼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