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照相馆 | 在濠头,“侨”见童心
栏目:推荐 来源: 乡村照相馆工作室 发布:2024-06-07

五马峰下的濠头村是中山著名的侨乡。早在19世纪,村里就有人移居海外;如今,旅居海外的濠头村华侨超3000人,郑氏家族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虽然客居异国他乡,但他们始终情系家园,鼎力相助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造福桑梓。

漫步于濠头村,一栋栋老建筑如一本本历史手账,镌刻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家国情怀。其中,中西合璧、特色鲜明的濠头学校当属濠头村的代表性建筑。濠头学校原为小学,现改为濠头幼儿园,承载着新一代濠头人的快乐童年。

原濠头学校,现已改用为濠头幼儿园。

定睛望去,幼儿园斑驳的外墙上,仍保留着“濠头小学扩校碑志”和“濠头小学扩校乐助芳名”。碑志有文:“我乡濠头学校随岁之增长,莘莘学子相继有加,校舍相应不敷,邑中群彦有感于斯,合擬联组扩校急不容缓……”。碑志落款:濠头小学扩校委员会,一九八六年五月一日。紧随其后的“乐助芳名”更是密密麻麻记录了参与捐赠的华人华侨名单,善款几十、几百、上千元、近万元不等,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家乡情。

1999年,火炬开发区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濠头小学合并到开发区第三小学,校舍改办濠头幼儿园。濠头的旅外乡亲们知道以后,又纷纷筹资助学:香港濠头乡亲总会捐资为幼儿班添置桌椅;香港的郑汉成捐资5万元协助濠头村委会为幼儿园兴建游泳池和捐赠一台钢琴;加拿大侨所、郑宗励以及香港郑銮生等捐资助学,为幼儿园添置教具……曾经的濠头学校焕然一新,在当年就评上了市级幼儿园。

由华侨捐建的校舍。

拾级而上,一间间教室依次矗立,门楣分别书有檀香山华侨教室、加拿大华侨教室、郑华贵教室、郑汝翘教室、郑汝钧教室……年近八旬的郑富强是濠头村研究华人华侨的“知名人士”,他告诉记者,门楣上的这些名字,既是当时捐建学校的华侨主力,也是濠头村的骄傲。他们的涓涓爱心,涵养了濠头村的书香之气。在代代濠头人的接力传承下,曾经的“濠头学校”培养出大批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施展才华的关键人物。

教室门楣上还保留着捐建华侨的字样。

雨过天晴的下午,濠头幼儿园的孩子们陆续走出教室,稚嫩的欢笑声一下子填满整个校园。园长李由表示,华人华侨身上的探索精神、奉献精神,是濠头村的宝贵财富。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爱国爱乡情感,濠头幼儿园将侨文化融入日常保育和教学中。“我们有意邀请一些既熟悉本地历史又善于幼儿沟通的人,面向幼儿园小朋友讲述华侨故事和本土历史文化,让濠头的华侨精神、文化韵味得以接续传承。”据李由介绍,濠头幼儿园还结合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项目郑家棍,进行了一系列精神熏陶和教育普及,并取得一定成绩。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项目郑家棍走进濠头幼儿园。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在参观濠头幼儿园时曾感慨道,时过境迁,当年由华侨捐建的教育设施现在大多已荒废或者改作他用,濠头能够坚持初心,将教育办下去,是不多见的。他认为,“这就是最好的活化,也是最好的传承。”

 

 

【出品】乡村照相馆融媒工作室

【策划/采写】谭华健 谭桂华

【影像】刘万杰

编辑 谭桂华  二审 黄凡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