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4年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超64万座
栏目:推荐 来源:读特客户端 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发布:2024-06-24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寄托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事业与城市发展同步,超常规实施百万学位攻坚计划,形成了“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的良好态势,近4年新建基础教育学位64.4万座,跑出了基础教育学位扩容“加速度”,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如今,教育已成为深圳城市发展和民生幸福的主要支撑和保障。

新增学位数量和增速居全国首位

深圳要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学位保障是根本。作为一线超大城市,深圳人口规模大、增速快、外来人口比例高,适龄入学人口一直处于高位增长态势。面对这一现状,深圳积极作为,超常规实施百万学位攻坚计划,将学位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加速推进,在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之路上,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关心事”上拿出关键的硬招、实招。

日前,位于光明区马田街道的马田学校新建教学楼主楼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提前完成任务。学校办学规模为30班,提供学位1350座,将进一步缓解周边地区的学位压力。马田学校只是深圳学校建设的一个缩影,近4年来,全市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4.4万座,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超“十二五”“十三五”总和。今年,全市还将持续加强基础教育学位建设,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7万座,新增学位数量和增速均居全国首位。

学位建设只是第一步,深圳还借大规模新改扩建学校的良机,成立学校规划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为学校规划和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精心谋划每一所新建学校,把学校打造成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友好型个性化教育空间。今年9月,深圳中学高中园将投入使用,校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教授领衔设计,整体风貌体现了岭南建筑的地域性、多元性以及环境性,彰显国际一流教育硬件水平。

近半义务教育学位提供给随迁子女

学位的增加,满足的不仅仅是深圳户籍的孩子。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以兼容并包、开放公平精神,吸引了无数人才涌入。近年来,深圳通过不断完善入学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学位供给,优化教育公共服务。目前,深圳约48%的义务教育学位、31%的公办学位,提供给了随迁子女,规模和占比均为全国一线城市最高,有力保障了适龄人口的入学需求。

为保障随迁子女享受公平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多年以来,深圳都把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5年规划,把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年度计划,把公办学校在校在籍随迁子女纳入学校教职工编制、办学经费的配置基数。深圳以优质普惠的公共教育服务,为城市开放包容精神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全链条立体式育人支撑城市科技创新

创新是深圳的城市名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时代所驱、社会所需,也是深圳教育先行示范的使命所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高等院校,基础在中小学校。深圳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能级。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学科高原高峰。完善大中小贯通、产学研用一体的全链条、立体式育人机制,支撑城市科技创新、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5月,作为深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举措,首场“双百”人工智能专家进校园活动在深圳实验学校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等4位人工智能专家为深圳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科普讲座,让学生与人工智能专家面对面,领略大师风范,感受科学精神。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已举办“双百”人工智能专家进校园活动150场。

近1年,深圳出台了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五年行动方案(2024-2028年),印发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全市小学初中全面普及人工智能课程,“深圳市学生创客节”参与量达到15万人次,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助力创新思维训练和拔尖人才培养。


编辑   沙玉兰  审核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