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深中通道|拥抱海洋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画刊 黄启艳 发布:2024-06-14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澳门从香山县偏僻的渔村逐渐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商埠,香山县乃至整个广东也由此被快速地拉入到世界经济大格局中。

澳门的开放,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香山的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产生了直接而深层的影响。

香山人成为了中国最早看世界的一群人。他们迎着伶仃洋的海风,远涉重洋,历尽千辛万苦,筚路蓝缕,而后他们又返回家乡,用国际化的视野,审视祖国落后的根源,尽自己的力量改造家乡、建设祖国,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上奏出了时代的强音。

汤显祖一睹澳门繁华

据《澳门史》记载,1557年葡萄牙人正式被允许在澳门永久居住。1560年以后,澳门代替了距其百余里的浪白澳(又称“浪白滘”)的贸易通商口岸地位,走进世界贸易的舞台。

“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在诗里如此描述1591年的澳门。借由汤显祖的一首首诗歌,人们可以一窥澳门商贾云集、中西文化交融的盛大场面。

汤显祖可能没有意识到,澳门繁华的背后折射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而澳门在16世纪和17世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异国商船带来各国货物的同时,也将先进技术、经商理念、文化等带到了中国。

香山人迎着伶仃洋的海风,远涉重洋,历尽千辛万苦,而后他们又返回家乡,尽自己的力量改造家乡、建设祖国,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上奏出了时代的强音。

林则徐走过岐澳古道

澳门打开的窗口,让香山得地利之便,优先参与到全球化贸易体系之中,向大海张开了怀抱。在香山境内,国外工业品与中国农副手工业产品的贸易更加密切,传统内向化的市场流通体系逐渐转向以口岸城市为中心的外向化的市场体系。

不过,当时的贸易并没有现在这般自由。1574年,明政府设立关闸,闸门定期开放,允许中外商民定期采购日常用品和进行货物交易。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清政府放开内地至关闸与澳门进行陆路贸易,交易双方将货物由旱路挑至关前界口贸易。明朝遗民、清初名画家、诗人吴渔山(1632~1718)在《澳中杂咏》第十八首写到:小西船到客先闻,就买胡椒闹夕曛。十日纵横拥沙路,担夫黑白一群群。诗中描述了成群结队的挑夫把从界口买回来的外国商品运往内陆各地,这种陆路贸易行为被当地称为“走澳”。

正是“走澳”的出现,才有了后来的岐澳古道。万历中期,在率先成陆的香山县东部开始出现途经凤凰山脚往来香山县城与澳门的陆路,这就是东干道,并成为香山县城与澳门之间的官道。清初,与岐澳古道相关的陆路南干道形成,最初是往来香山与澳门的民间商道,到乾隆年间,发展为官民共享的官道。道光十九年(1839)七月,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就是沿岐澳古道巡视澳门。近代香山学者郑彼岸用石岐方言写成的长诗《走翠微》,说明了岐澳古道对于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1927年,中山人郑芷湘、郑礼卿、吴梅一、黄昌垣等发起修筑以东干道为主体,从县城石岐直通澳门的“岐关车路”,这也是中国第一家路权产权自主经营的民营车路公司。耗时9年,岐关车路于1936年通车。岐关西路工程舍弃传统的岐澳古道路线,岐澳古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香山人勇闯“上海滩”

澳门的对外开放,让香山人成为了中国最早看世界的一群人。他们中,有以孙中山为首的一众推动中国近代革命的香山籍政治家;有莫仕扬、徐荣村、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为代表的“香山买办”;有以容闳、黄宽、唐国安、张文湛、唐绍仪为代表的香山籍留学生;还有越洋“淘金”,又回国开创近代民族百货业先河的四大百货创始人——马应彪夫妇,郭乐、郭泉兄弟,蔡昌、蔡兴兄弟,李敏周、刘锡基、黄焕南等。

永安百货创始人郭乐于1892年到达澳洲,在那里他实现了从菜园工—菜贩—水果店员工—商人的转型。郭氏兄弟的齐心协力,使永安果栏在20世纪初成为悉尼三大华人果栏之一。但积贫积弱的中国,却成了在外打拼的华侨华人心中最深的痛。他们选择回到祖国“谋自救”,为改变国家面貌和推动国家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07年8月28日,香港永安公司开业,投资人包括郭乐兄弟和一群华人和侨商。1918年9月5日,上海永安公司开业。随着先施、永安,新新、大新陆续在上海滩开张营业,上海滩“四大百货”美名远扬。一群曾到澳洲“淘金”的香山人,把全新的商业业态引进上海,开启了一段香山人闯荡上海滩的商业传奇。在一定程度上说,以“四大百货”为代表的服务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民众的消费习惯、审美品位乃至城市气质,为近代上海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花了约十年时间写出学术专著《广东人在上海》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钻友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数百年与西方贸易的往来,明清以来农业的高度商业化以及向西方国家更早地海外迁移,使中山商人有很强的向外开拓的性格。这也是粤商的特点,如敢为天下先、善于学习、追求卓越等。“没有一个城市像香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宋钻友说。


2017年9月18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钢圆筒合拢。(摄影|沈仲)


2017年12月21日,深中通道主体隧道及东人工岛开始施工。(摄影|缪晓剑)


2019年6月26日,深中通道首节沉管浮运至桂山岛浇筑。(摄影|沈仲)


2019年7月3日,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东索塔首个超大体量钢吊箱下放施工。(摄影|沈仲)


2020年6月17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节沉管顺利实现与西人工岛暗埋段对接,完成了首次“海底初吻”。(摄影|缪晓剑)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