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90后退役军人肖剑锋:一棵小芽苗助力“百千万”|奋战“百千万” 老兵“勇担当”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张倩 通讯员 梁华 发布:2024-06-07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编者按: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鼓励和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返乡干事创业、投身“百千万工程”。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良旭介绍,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大力推动退役军人扎根乡村、兴办经营主体、担任基层组织负责人,在“工改”“治水”两大攻坚战中贡献力量,培树出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

“中山+”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聚焦这些“最可爱的人”。


6月5日,走进位于中山市南朗街道的中山市嘉都绿色芽苗菜种植基地,恒温培育室内,一箱箱绿豆芽、黄豆芽水灵灵的,长势喜人。记者现场了解到,这是该公司创始人肖剑锋培育的绿色芽苗菜,他用手轻取一棵小芽苗,放进手里观察芽苗的饱满度,随后将芽苗放进嘴里品尝味道。

肖剑锋(左)用手轻取一棵小芽苗,放进手里观察芽苗的饱满度。记者 黄艺杰 摄

生于1994年的肖剑锋是一名退役军人,正是看准了芽苗菜的前景和商机,通过学习种植技术,在泮沙村成立了这家公司,专门培育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绿色有机芽菜,受到了消费者和市场青睐。

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肖剑锋利用这样一棵小芽苗走上创业之路,在助力“百千万工程”上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也为其他退役军人树立了榜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肖剑锋的故事。

娇生惯养的“独苗”去当兵

肖剑锋老家在湖南邵阳,从小跟随父母在中山生活成长,是家中的“独苗”,从小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高中的时候,当看到电视上军事纪录片中身着军装的军人挺拔威武的军姿、坚定的眼神,那整齐划一的动作气势让我肃然起敬,心想我要是也能去当兵就好了。”刚满18岁,肖剑锋就迫不及待地报名应征。好在体检、政审一切顺利,他被分配到惠州某部队成为一名空军地勤。

“还记得在新兵连时,刚进入部队突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我体能跟不上,有些不适应。在班长和其他战友的鼓励带动下,我慢慢适应了连队训练节奏。”肖剑锋说,他通过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针对自己的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凭借不懈的努力,他在部队的训练中不断进步,最终各项体能测试合格,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了很大进步。

新兵下连后,肖剑锋先后在连队执行清洁跑道、监测跑道的使用状况、维护保养等任务,确保跑道的安全和性能,保障飞机的顺利运行。两年的部队生活,培养了肖剑锋的吃苦精神,更让他得到沉淀和成长。“我认识到了真正的苦和累,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抗压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肖剑锋说。

退役后成为“创二代”

镇(街)村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绿色农产品则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中山以“百千万工程”为头号工程,推动强镇兴村,引发乡村创业热潮。

肖剑锋(右)在工厂查看生产情况。记者 黄艺杰 摄

退役后的肖剑锋正是看中了绿色农产品的前景和市场,回到中山南朗开启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

肖剑锋回忆:“我刚退伍的时候就接到了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服务跟踪电话,告诉我关于退役军人就业技能的培训可以免费参加。刚好,我家里也是做豆制品的,就报名参加了就业辅导,随后就开始自主创业。”

原来,肖剑锋的母亲刘轶群创办了嘉都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主营豆制品。肖剑锋说:“当我看着一块块豆腐从车间走向市场,进入成千上万人的餐桌。我逐渐意识到,小豆腐也能成就大事业,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把军人的坚韧和拼搏精神注入嘉都,和母亲并肩作战,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更美味的豆制品。”

2015年开始,肖剑锋潜心研究芽苗菜种植技术,并创办了中山市嘉都绿色芽苗菜种植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二代”。

为了培育出真正绿色健康的芽苗菜,肖剑锋坚持只用清水培育。记者 黄艺杰 摄

“当时市面上的芽苗菜厂家为了提高产量,滥用添加剂的情况很多。为了培育出真正绿色健康的芽苗菜,我坚持只用清水培育,历经四次技术迭代才取得最终成功。”肖剑锋回忆道,面对营销、组织管理、生产技术等各方面能力的不足,他从零开始,虚心向母亲请教管理之道,和业内专家交流技术,不断开拓市场。

肖剑锋的创业项目还得到了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不仅给予他精神上的鼓励 ,更在政策和资源上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时至今日,嘉都食品已拥有员工140人,每天生产出的健康绿色食品可供应省内120所学校的食堂。“同时,我们公司还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豆腐渣、豆腐水,扶持当地20多户农民进行鱼塘养殖,助力‘百千万工程’。近年来,嘉都还吸纳了2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肖剑锋介绍。

经过发展壮大,短短几年时间,嘉都食品脱颖而出,成为中山乃至全国豆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2022年,嘉都新厂在省级产业园华南现代中医药城投入正式运营。新厂占地14亩,总投资超过1.2亿,生产区按照医药级洁净厂房标准建设,年产能达7万吨。

肖剑锋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研发高品质、营养健康的豆制品,用好科技赋能推动‘百千万工程’,携手更多人为绿色高品质农产品注入新活力。”


编辑  张英 二审  陈彦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